“我先念一遍,同学们再跟着念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就记下来,等会老师再仔细地教同学们”
李晓玉认真地看着眼前这篇《夏天过去了》的课文,这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文,她记得上辈子的五六十年代也有这么一篇课文的,在后世研究教育历史的时候还挺有名的。
“夏天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
“夏天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
刘桂英抑扬顿挫地念了一句,李晓玉跟班里的同学们跟着念一句,等念完课文了,刘桂英开始教他们班学生课文说的是什么意思,和课文里的生字该怎么念、怎么写。
听着听着,李晓玉就觉得无聊了,忍不住开起了小差。
刘桂英在他们小学教书三年了,如今还没有结婚,年纪好像是快十九岁了吧,在他们这地界算是老姑娘了,听李国庆私下里碎嘴说,她娘菊花婶给她介绍了好几个相亲对象都没相成。
据说刘桂英头一个相亲对象是位兵哥哥,刘桂英一眼就相中了,但刘桂英的娘听说那位兵哥哥不久后要上战场什么的,担心自己闺女会守活寡就死活不同意那门亲了。后来那当位兵哥哥因为急着在探亲假期里结婚,没几天就跟他们村上的另一位姑娘成亲了,刘桂英知道后有好几天没到学校上课,请了病假在家休养呢。
接着,刘桂英又相了几次亲,后面的几个相亲对象都不是兵哥哥,刘桂英的娘没意见了,可又轮到刘桂英自己看不上人家了,特别是刘桂英听说了当年的那位兵哥哥已经提干升官了,村里那位嫁给兵哥哥的姑娘也跟着去随军了,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很红火后,刘桂英跟她娘又闹了一场,如今俩人还在为这事僵着呢。
李晓玉暗地里摇了摇头,刘桂英现在找不到合她自己心意的对象,眼看年纪越来越大了,估计心里越发埋怨她娘了,除非菊花神能帮刘桂英嫁到县里去,否则刘桂英和她娘还有的闹呢。
一晃眼,下午放学的时间又到了。
李晓玉跟平时一样,飞快地回家拿碗筷去大食堂排队领饭,等吃完饭后,他们一家三口就晃悠地回家歇着去了。
赵翠枝皱着眉头问闺女:“你的作业呢?你还不赶紧写了!一会天黑了点油灯费油不说,写作业也太费眼睛了。”
“我早就在学校写完啦!不信啊,那你翻翻看!”
李晓玉从斜挎包里掏出课本和作业本,牛气哄哄地递给她娘检查。
就那点简单的作业,她花个十来分钟就能搞定了,要不是怕太出格了惹人主意,她还想提前把作业交了呢。
赵翠枝接过课本和作业,翻了翻,见她闺女没说谎骗她,满意地点点头:“写得还不错,字儿挺工整的,只要你继续这么勤快,到年底分红了,娘就给你个大红包。”
要想闺女好好学习,她还是下点血本得好,免得闺女像隔壁李国庆一样,学着学者厌学了就不划算了,她还想着闺女以后考到县里当工人呢。
李晓玉笑嘻嘻地应了,连连表示以后一定会认真做作业,只要她娘记得给她红包就成了。
坐在椅子上抽烟的李石头,安静地看着母女俩闹腾,看着看着脸上不由自主地也跟着乐了。
因着第二天还要下地干活,一家三口很快就洗洗睡了,可才睡下没多久,李家的院门就被人““砰!砰!砰!” 地拍得震天响,院门外一片叫喊李石头的杂乱声。
“李支书!李支书!你快醒醒,出事了!”
一家三口被惊醒,李石头赶忙从炕上爬起来,披着衣服出门看是怎么回事,赵翠枝也赶忙穿好衣服,去隔壁屋安抚李晓玉,就怕刚才那阵动静把她吓到了。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