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不喜说道:“在这里一年多,眼见百姓困苦不堪,心中不平,遂破境。&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我们啸聚绿林,但从不妄劫好人,也不妄了修行的本意。”</br>
他停了一下,说道:“你刚才出手时,犹豫了一下。”</br>
两人说着话,语气平和,仿佛多年不见的朋友聊经年,浑不似刚才还在以命拼斗的模样。这是一种尊重,强者之间的惺惺相惜。</br>
“大哥,这里有封信。”一只蜂把从马检校身上搜出的一封信递给林不喜说道。</br>
林不喜接过信,看了看,眉头紧锁,把信摊到符师跟前道:“你助纣为虐,朝堂之中居然有人勾结妖族。”</br>
符师看了几行,脸色灰败,喃喃道:“想不到我竟为虎作伥,死不足惜,幸未铸成大错。蜂王,你可肯将此信交给王右丞,这是见王右丞的信物。”符师边说边拿出一块黑色令牌递向林不喜。</br>
林不喜接过信物,说道:“身为大玄子民,事关人族大事,纵然千艰万险,我必办到!”接着说道:“你心脉已断,怕是活不成了。”语气甚是惋惜。</br>
符师喘息道:“我乃清江人,人称一杆钓两江胡义成,想不到死后竟背通敌骂名,一饭之恩……一饭之恩……”头渐渐歪了下去,已没了气息。</br>
稷山一窝蜂听到胡义成之名不禁肃然起敬,齐齐向他的尸体低首行礼,但想到他为报一饭之恩而背骂名又怅然不已。</br>
原来胡义成在清江一带颇具侠名,急公好义,受人尊敬,江湖盛传他少年时候曾受过居辰关关主冯德光一饭之恩,这次应是受挟报恩而来。</br>
向天行站在旁边,这是他第二次目睹修行者之战,第一次紧张不安,这一次看着纸剑破空,长剑斩敌,这两人的修为虽及不上他爹爹半分,但让他的心里有几分兴奋。</br>
他心里想道:“原来修行者之间的战斗是这样的。”</br>
他心里又有几分担扰:“我要怎样才能变得强大?”</br>
这时,一个大汉走到林不喜面前说:“大哥,那个小孩……”</br>
林不喜看向向天行,多年后还回忆起当时这孩子让人隐隐生疼的惊恐目光,回道:“都是苦难人,让他跟我们一起走吧。”</br>
向天行看见夕阳的余晖落在林不喜的脸上,那双大眼中有温暖的光芒,心中升起一种叫做信赖的东西。</br>
飞鸟归林,太阳落山。</br>
道路蜿蜒曲折,越走森林越茂密,大汉们在林间跳跃奔腾,不一会儿,向天行竟在一名大汉的背上睡着了。</br>
向天行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不禁吓得“啊”的一声叫了起来,一只小狗正睁大眼晴逼视着他,舌头伸得老长,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br>
“你醒了。向天行耳里”一个小女孩的声音。</br>
向天行定晴一看,才发现小狗的身子后坐着一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自己,那双眼晴圆溜溜的,正在灵活地转动。</br>
“这是哪儿?”向天行问,同时打量着四周,发现这是一间茅屋,除了床,屋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br>
“这是我们的家啊。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问。</br>
“我叫向天行。”</br>
“我叫百阡回。天行哥哥,这是你的衣服,起来后你去左边第二间屋子洗澡。大威,走吧。”向天行有些疑惑:那么小的狗居然叫大威。</br>
向天行洗漱完毕,身子仿佛轻了许多,刚走出房门就听见百阡回的声音:“天行哥哥,我们要去采草药哦。”说着递给向天行一个挎篮。</br>
初升的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远山蜿蜒起伏,层林尽染,枯黄的野草在微凉的秋风中轻轻摇曳。</br>
向天行默默地跟在百阡回的身后,看着百阡回的影子,心里忽然感到很放松,很踏实。</br>
向天行边走边看,发现他们住在峰峰一块平地,茅屋在平地中央,左边是上峰路,被一片松林遮掩着,其余三面是悬崖绝壁,药圃就在茅屋的右方。</br>
“蜂王他们呢?”向天行问。</br>
“蜂王?我们都不这么叫他,他也不许我们这么叫。我叫他林伯伯,嗯,你也可以叫他林伯伯。对了,你就叫我阡回吧,林伯伯都这么叫我。”</br>
“啰嗦。”向天行心里说。</br>
“蜂王他们人呢?”向天行又问。</br>
“叫你叫林伯伯啊!他们送信去了。一时不能回来,叫这段时间我们别下山去。”</br>
“我们采这些药干嘛呢?”向天行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