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黄家没落(第2页)
黄家也岌岌可危。
黄飞宫和黄一仙的死讯还没有公布于众,一但被人知晓,其他大族立即会将黄家瓜分殆尽。
楚辞将几家的麻烦解决掉之后,沙漠绿洲暂时迎来了短暂的爆发。
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得到了空前壮大。
楚辞现在得罪太多势力,而且这些势力互相关联从李家到刘家,势他得罪的势力越来越大,不得不想想退路的事了。
租下澳大利亚的沙漠之后,楚辞将这片区域起名为沙漠之洲,并让岳丈张小文大量购买建筑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柴油、汽油以及水泥、钢材、等各种建筑原材料,通过大货轮运输到沙漠之洲,开始在沿海的地方修建大码头。
楚辞租的地方没有交通网,有了码头之后,货物才可以很方便地从海上运输上岸。
修建好码头之后,在楚辞授意下,开始修路,并在码头十几里远的一片区域修建高楼,建造城市。
楚辞也去了那里。早在码头修建的时候,他便用系统,将准备修建城市的那片区域种上小艾草和树木。
沙漠之洲环境确实极端恶劣,不仅高温,还极度缺水,楚辞差点都要中暑了。
好在系统种出来的小艾草和树都异常耐旱,种上一片之后便有了绿草和树荫,空气也变得没那么燥热起来。
这里的降水量太少,哪怕草树能成活,也生不出水供人使用。
他想学以色列,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生活用水。
只是如果这样的话,就需要极强的海水淡化技术,每年的海水淡化经费都要很多。
水的问题需要解决,不然即便是绿化做好了,也改变不了当地的气候,降雨量上不来,人没办法居住。
楚辞高价邀请海水淡化方面的专家,请他们解决沙漠缺水的问题。
专家经过数月论证,反复研究,最终确立了两个可行的方案。
一,将海水抽入沙漠,修建一条咸水河,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干燥的问题。不过会带来新的问题,河流经过的地方,都会变成盐碱地。
二、通过海水蒸发变成淡水供居民使用。蒸馏法制淡水,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可以在物质匮乏的沙漠之洲建成淡化厂。
由于时间紧迫,技术有限,楚辞决定采用蒸馏法制淡水。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澳大利亚买了设备后,直接就在海岸线附近选了一处,修建了一座海淡化场。这座淡化厂,可以提供一万人的日常用水,前期应该差不多够用。
虽然在沙漠施工很困难,但是也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码头,淡水厂及输水管线安装。
第一座三十层大厦也拔地而起了,楚辞将它命名为“绿洲大厦”。
这个地方,楚辞准备叫他“乌托邦”,意寓超理想之城。
这便是楚辞的后路……
他设计的乌托邦,占地面积八千平方公里,将来成为楚辞家人及他的商业帝国所在之地。
国内的沙漠绿洲几大公司,以及辞娜制药,楚辞将所有的利润都通过股份分红的形式,将钱转换成个人资产,然后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用于建设沙漠之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