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自永嘉之乱①以来,都督并州、冀州、幽州三州军事。在北方一直顽强抵抗着诸多少数民族政权。特别是他在作为并州刺史期间,众人纷纷难逃,唯有他愿留下来对抗匈奴政权刘渊,深得人心。
战场上攻城略地,今日得,明日失,乃兵家家常便饭之事。如今刘琨连连失地,投靠在幽州刺史段匹磾那里,仰人鼻息,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朝廷与他以支持。
在得到南顿王司马宗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退隐之意,和力荐琅琊王司马睿的用意之后,刘琨派他的亲侄子温峤南下向司马睿劝进。
在南方建邺,刘琨的英雄事迹也蔚为流传。
听说,刘琨他亲侄来了……王敦、王导搭好舞台,请得建邺各方南下志仕名流悉数到场,就待好戏鸣锣开场……
但见一人,身形矮小,脸如猿猴,缓步进入大厅内……
王敦和王导心想刘琨怎么派来这么一玩意儿,是来砸场子的么……
温峤虽然长相丑陋,但文采斐然,口才更是一流,把南渡的众人国破山河碎,流离失所,无国无家的的痛楚说得情深意切,在场众人听之无不痛哭流涕。
“……恳请琅琊王,为我大晋子民,再立宗庙……温峤再三叩首……”
最后温峤涕泗滂沱地跪求司马睿再立庙堂,重振晋室,那场景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场众人都纷纷表示惟愿于此……
敦、导二人亦是泪光晶莹,有星星在眼眶里闪动,深感人不可貌相……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刘琨的这一举动,让“五马南渡,一马化龙”的导向变了,风向也变了……
此后,向司马睿劝进的人越来越多,于此成“势”。
另一边,王导与贺家的联姻也进展得顺利。以此时王导手握整个琅琊王氏的身家,再加上王导给贺家在未来庙堂里的“期许”,把这桩政治与利益的联姻坐实了。他不但给贺家画了大饼,也给江南顾家,纪家等诸多江南名仕望族画了大饼。
……
整个建邺城里明面上风平浪静,静水深流的下面却是暗流涌动,那南阳王司马保也在积极筹谋,多方联系……
南阳王司马保见司马睿逐渐势大,也积极地展开了拉锯战,因为同为晋室后裔,在身份上谁也不输给谁。南下众旧臣,司马保亲自一一走访,积极争取,落了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重立庙堂,再兴晋室”的呼声已越来越高,势不可挡。南阳王司马保与琅琊王司马睿之争,已呈白日化,就看谁能抢得先机,坐实天子之名。
三月三,上巳节。这天人们逐水沐浴,洗去污秽不祥,祭祀宴饮,祈福消灾,踏青迎春。在城南的长江支流的一河边上,几乎整个建邺城里的人都在这儿逐水嬉戏,好不热闹。
突然一队人马锣鼓喧天,鸣锣开道,之后是铠甲加身,披坚执锐,整齐划一的一列军阵,再其后是华丽丽的皇室仪仗队,司马睿乘于皇室车辇之中。司马睿的身后,是诸多当今风流名仕,皆两两比肩,并辔缓缰骑马而行,王敦、王导也在其间。
那阵仗,把河边上的所有人都给镇住了……这支从天而降的队伍站定后,在司马睿的车辇前,齐齐下跪,山呼万岁。
周遭的人们虽不明所以,但也都一个个地跟着跪了下来……
跟随跪拜的人群中纷纷怯声私语,有人怯声问“怎么回事?”
“好像是皇帝来了……”
“什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