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离归 二(第2页)
“你会记得我的名字,我也曾来过这天地之间,看过世间美丽的色彩,我不是你的替代品,我不是驰骋天地的妖王,我只是一只山里的小猴子,一只被那群天上人摆弄的玩偶,是的,我只是一个没有自由六耳猕猴……我想让别人叫我孙自由……”
悟空收回金箍棒,扭头看向湛蓝的天空,那高高在上的玉帝感到一阵心惊。
一面大旗随即在花果山巅上飘然升起……
猴子已经走了并且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八戒禁不住叹息一声,幽幽地对唐僧说道:“师父,大师兄走了那化缘的任务不会落到我头上了吧?”
唐三藏咧嘴一笑:“你可真聪明!”
“……”八戒的脸顿时黑了下来。
八戒在化斋的路上走走停停,他与孙悟空不同,那猴子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就算回长安要点饭再送来也花不了多长时间。而八戒悠然自得,一路上走一路观了一路的风景。
就这样一直朝西南方走去,他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唐僧今日所言所做,他还能想起自己以前跟猴子坐在人家家的屋顶上,看着月亮互相倾诉。
“猴子,你就真的能耐得住性子一直走这十万八千里?”
“怎么?你怕了?”
“我只是好奇为什么从五指山下出来后你就老实了。”
“说的好听点保护金蝉子再往西天是我的职责,也是报他昔日给予的恩情,说的难听点,就是我被打怕了。”猴子指指天上,八戒看不见他什么表情,像是很惆怅又像是有些嘲讽。
“天蓬,你怕的是什么?”猴子直勾勾地盯着这头猪的眼睛,声音就像是远古之前的钟声。
八戒摇摇脑袋使自己从回忆中脱身。他的眼睛穿过苍莽的树林,只见袅袅炊烟自那山林的边际升起,飘香的饭菜的味道已经从那里传来,一下子就勾住了八戒的脚步。
他穿过林子,一栋木屋悄然出现在面前,木屋周边飞舞着无数的蝴蝶,它们自由地在这蓝天之下飘舞,所过之处皆生红花绿树,这仿佛是一片梦境,让八戒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一个白发如雪的老翁如同幽灵般从木屋里飘出来,原本静谧的世界并未因他而嘈杂,那些蝴蝶只看了他一眼,就再一次按照自己的心意飘舞起来。
“施主,小僧有礼……”八戒从这梦般的景象中回过神来,刚欲开口索要斋饭,那白发老翁就将他打断。
“你是那东土来的和尚,保卫唐僧取经的猪八戒吧?”老翁眯着眼,仿佛他正透过一层迷雾看着八戒。他的眼神让猪的心里发毛。
“你……你怎么知道?”八戒警惕起来,这一路过来,见过他们的妖怪一传十十传百,似乎个个都知道了他们师徒四个的模样,然后支上一口锅,看着唐僧的画像,哈喇子都流到锅里去了。
“你那个叫孙悟空的师兄经常来我这打饭,他早就告诉我了你们师徒的事情,还跟我说如果有一天他不来了,那来的人就会是他的师弟猪八戒。”
八戒的脑袋忽然晕了,他不明白为什么猴子知道会是他来化缘,也不知道猴子为什么能够将他引到这里,更想不出他引自己来这的原因。
老翁看着沉思中的八戒微微笑了一下,他在现在八戒的身上透过时光看到了那纵横天地的天蓬,也看到了那未成为天蓬前的卞庄。恍惚间,他又从这不同时空的三个人身上看到了一丝猴子的影子,他顿时回忆起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第一次来这里化缘的情景……
那时间是八戒刚刚皈依,这个老道士从那南华山下来,就一直居住于此,每日与千姿百态的蝴蝶相伴,每日都一眼望空了天地,目光跟随着飘荡的云朵,从西往东缓缓而行。
这一天,他正端坐在林边的一块木桩上,元神已从这岸游到彼岸,已从北海游到南海。恍惚间一道流光飞来,落到了他的身前。
“道长,小僧这厢有礼了,敢问是否有斋饭可愿布施一些?”猴子东瞧瞧西看看,冲那道人唱个大喏。
老道士微睁开一只眼,细细地瞧着这只猴子,他还似当年的样子,但少了诸多锐气,没有了往日的张狂,他现在就像一湖没有涟漪的水,可又有谁知道那水里到底藏着些什么。
“你是哪里来的和尚,怎么长得这么奇怪?”老道士拂拂胡须说道。
猴子眼里精光一闪,他与道士对视,其实早在猴子落地的一瞬间他便知道他是谁,而他也知道他是谁,只不过两人都不愿意说罢了……
随后猴子就将那句西游途中讲得最多的话说了出来,“贫僧是从到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这句话之后便是叙述这一路以来的艰难险阻,次次都是唐僧说的感动涕零,凭他那从小就爱与人争论,再到在长安城与几十位大师辩论的三寸不烂之舌,将那孙悟空兄弟三人都说的两眼泪汪汪的,就连那匹白马都浸湿了眼眶,“妈妈咪呀!这一路上是我们经历的吗?呜呜呜,好可怕,我要回家!”
于是当猴子一口气将背下来的唐僧的西游历险记一口气全说了一遍时,这老道士两眼一翻险些背过气去。
想到这,老翁不禁笑着摇摇头,虽然那时候猴子已经成了个和尚,但他还是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当年大闹天宫时眼神中迸发的光芒,只不过那种光蛰伏得太久,如今又埋藏得太深,一般人还真的看不出来那种不可一世的光芒正在蠢蠢欲动。
从此猴子就经常来这里化缘,每次都跟道士说好多好多,每一次都会有一些惊人的话触动着道士那颗超出一切的心,让他经常想起他那命途多舛的徒儿昔日的样子。
他们是同一种人,只不过选择的方式不同。
这个老道士已经沾了些凡尘,就像当年第一次在这里相见那样,猴子最近又来了一次,那筋斗云划破天际带着一道夺目的白线。他依旧是重重地砸在地上,崩得纷飞的尘土沾污了道士的白衣,只不过他现在看上去是个普通老头子的模样,身边已没有了那种超出一切的意境,可这才是真正的超然。
就像那尘土虽落在白衣之上,可却看不见它的痕迹,那本是世人眼里的污浊,在超然的眼里,它们就像浩渺宇宙中闪闪发光的星,构成了荒芜宇宙中的一切美好,那凡尘落在衣服上也就成了暗香疏影。
“今儿是我最后一次来这化缘了。”猴子面无表情地对道人说。
“哦?为何?”
“因为我发现我还有一些宿怨没有扯清,所以我当不了和尚上不了西天了。”
“或许你那些宿怨本就不该扯清。”老道士叹了口气。
“每个人都想跳出来,脱离那红尘俗世,可宿怨不清始终不能够心安。我要告诉这天,既使昔日我曾被打怕,但齐天大圣终还会站起来举着他的金箍棒,将那三十三重天都顶个窟窿!”猴子豪气冲天,摇晃手中的金箍棒遥指那蓝天,晴天下忽然劈了一个响雷。
猴子要走了,这一去再也不会来这里化缘了。他的眼中已装入了那一片汪洋大海与那满山满树的自由自在。
“真人,我走了。这一走再也不会回来了……”悟空回看,直视道人双眼。
“我走后再来化缘的就是你那徒儿了。”
道人摇摇头,“我徒弟名唤卞庄,是天蓬元帅,而天蓬已经死了,我哪里又有当和尚的徒儿?”
猴子背向道人,他脚踏着祥云,佝偻的身躯显得雄壮,“那你在这等候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让我那魂飞魄散的徒弟重新驰游天地。”那道士在悟空背后说道。
“会的。”话音落下的瞬间猴子便消失在天际。
“喂喂!老倌你想啥呢?有饭的话给点啊,不光俺师父,就连俺老猪也还饿着呢。”八戒伸出手在老翁的面前晃了晃。
“有有有!每天你师兄都这时候来这化缘,与他熟识后,我便这个时间准备好斋饭,等待你师兄让我行这功德之事。”
八戒听后满面欢笑地进了屋子,待他吃饱喝足后才记起那唐三藏还饿着呢。
八戒急忙捧着紫金钵盂盛够了斋饭慌慌忙忙地顺着来时的路跑去。他还不忘回头再问一句:“老倌啊,你一个人搁这住还有吃有喝的,真的不是妖怪吗?”
那老翁白了他一眼,“我要是妖怪你如今还有命在?”
“也是啊……”八戒回过头去摸摸脑袋,“不对!妖也是有好妖的!”
夕阳的金光洒在身上,八戒走进林子又回头看看那飞满蝴蝶的地方,他摸摸鼻子,感觉酸酸的,眼泪也不自禁流了下来……
八戒拎着饭,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西行的队伍当中。
唐僧看着这个样子的八戒心里有些伤感,他怎么就不能像那只猴子一样一去不复返呢?
“师父,二师兄怎么了?”沙僧不懂发生了什么,只看着八戒在那里又唱又跳。
“还能怎么,当然是得了失心疯了。都是平时不好好学习佛法的错,来吃饭,吃完我们继续上路。”唐僧坐在地上打开斋饭脸上露出了笑容。
唐和尚端起紫金钵盂来嗅了一下,高兴地说道:“那个老道士做的饭倒是不错。”
“师父,老道士是谁?”
“忘了,好像是一个叫做卞庄的人的师父,快吃饭吧,今天要走到月亮圆了又圆的时候。”唐僧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口饭说道,八戒长时间没有回来,可把唐和尚饿坏了。
“嗯,我快吃。”沙僧也学着唐三藏往嘴里猛吞食物,但他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走到月亮圆了又圆的时候,而且今儿又不是十五,月亮如何圆呢?
八戒也不知道,他都没有听到唐僧和悟净的话,他就看着刚刚露出身形的月亮,似乎有很多话想对月亮上的那人说。
八戒没有说出口,倒是看着看着,又感觉嘴角有些咸咸的,眼睛上又挂上了晶莹的泪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