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身为一个谋士,彰黎清楚的知道,比起投资秦子楚的卫国商人吕不韦,他和秦子楚身为秦国人本身已经是天然联盟,无论如何,秦子楚都会打从心眼里更亲近自己,而自己也该如此对待秦子楚。
吕不韦弄清楚事情的缘由过,对提前动身离开的提议十分心动,他哪怕花再多钱,能够得到的消息,肯定都不是第一手的,可彰黎带来的消息却清楚的标明秦赵之间的战争会比他所预测的更早到来。
没有战争的时候,邯郸守卫虽然严谨,可绝不会向开战后那么紧张,但同样的,没开战的时候,赵国就能够调集更多人手追捕私逃的秦子楚。
吕不韦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再等一等——等到秦国攻打赵国的消息彻底爆发,各国商人都向自己国家逃命的时候,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那时候极容易趁乱逃脱,而且混在成群的商团之中,赵国士兵也很难一个个辨认出他们的身份。
下定了决心,吕不韦对秦子楚和彰黎行了一礼,随后开口:还请公子和彰黎先生稍安勿躁,事情虽然紧急,可比起武安君的性命,公子却该更注意自己的安危。且等不韦四处打探清楚秦军到达的准确时间,到时候邯郸大乱,商人们必定举家奔逃,我们此时再走,既能够保证自己性命无忧,又可以趁机转路,直接投奔秦军。到时候表明身份,公子何愁领兵的将军不派人保护公子尽快回到国君身边?这样子回去不是更容易见到国君,将事情讲清楚吗?
秦子楚想的也差不多,虽然救战神白起一命对秦子楚有着某大的吸引力,可他救下白起的前提是不影响自己的安危。
吕不韦考虑的时间差正和秦子楚心意,但他却不能直接同意吕不韦的提议——彰黎刚刚加入这个团队,并且他担任的是谋士的角色,因此秦子楚为了营造自己礼贤下士的形象,必须向彰黎寻求意见。
先生觉得太傅的提议如何?秦子楚看向彰黎,眼神坦诚直率。
彰黎点点头:吕太傅想得正合我意,但彰黎觉得有些事情是可以提前做的。吕太傅既然原本是一名商人,那么一定常常进入邯郸将贩卖的货物来回搬运,和守城侍卫的关系很亲近。既然准备离开,太傅不如做出现在就准备离开邯郸的模样,在外偷偷建一座木屋,将家财搬出邯郸。同时,对在赵国结实的友人辞别,赠送些礼品,让他们在太傅离开时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到离开的时候就会更加顺理成章,哪怕带上公子也绝不会有人多想。
吕不韦点头称是,对彰黎周全的想法频频称赞:彰黎先生果然是有大才之人,不韦学识浅薄,多亏了先生提醒才能周全。公子得先生,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