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第2页)
二是,她的地位不保。
她一定做了什么事让她在冯家无处容身,说不定……她有可能会被休。
四奶奶的猜测已经与事实十分接近了。
又林也想到这一点了,她本来可以向冬梅打听实情,但是看这位表姐胆怯怕事的样子,又不忍心套她的话。
反正纸里包不住火,最迟,再过个一两天也就真相大白了。
李家现在的平静是表面上的,其实人人都知道,这位姑奶奶是带着麻烦回来的。
李光沛承认妻子说得正确。没错,这信的确也用不着写,他妹子昨天进门,说不定冯家的人后脚跟着就到。他还是好好琢磨一下,见了冯家的人该怎么应对吧。
“你说的对,我竟然没想到。”
四奶奶抿嘴一笑。
李光沛不是想不到,是关心则乱。而对四奶奶来说,她从来没把这个难缠的小姑当成自己的至亲之人,自然是旁观者清。但这个话,可不能和丈夫一五一十的说。毕竟那是他妹子,再不成器,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哪。
这会儿隔壁周家,周富辉的的妹妹周榭过来找又林说话。周榭有些烦恼,她接了一张贴子,霍家的姑娘霍巧蓉请她去诗会。
又林请她进屋,又介绍:“这是我表姐,姓冯。”
两人相对福礼,互相问好。
小姑娘们到了一起,总要论一论生辰。周榭和冬梅一年生人,不过周榭是四月里生辰,冬梅是腊月里生的。于是周榭改口喊她冯妹妹,冬梅也怯生生的称一声周姐姐。
等扰攘见礼完了重新坐下,
“我只念了那么点书,还差不多都是大姐和哥哥教的一点,哪懂得这诗会是怎么回事儿啊……”
又林看看她的表情,问:“可你还是想去吧?”
可不是想去么。周榭不象又林,她平时出门的机会极少。又林的爹爹很宠闺女,还带她去过杭州府。这样的爹别说于江了,就是整个州府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你知道桐树巷有人搬来了吧?”
“知道啊,周大哥不是平米说要拜师么?”
周榭说:“那家姓石,家里也有个姑娘,和咱们差不多大。听说霍家和石家原来就相识,所以这回诗会石姑娘也来。要是这次不去错过了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她见上面。”
“那你便去嘛。”
周榭幽怨地看了又林一眼。
这可是诗会啊,要是到时候人家都要做诗什么的,她怎么办?
又林笑了,安慰她说:“周姐姐不要急,听我慢慢说。你说霍家姐姐读书比你多么?”
周榭摇头:“就她那半瓶水,还不如我呢。”
“那其他受邀的人,象陈姐姐啊齐姐姐啊她们,会做诗?”
“也不会啊……”周榭一下子想通了,笑了起来:“对啊,大家都不会做啊。”
“我看霍家姐姐也是写着玩儿的,其实咱们大家都不会做诗。我看,周姐姐你只管去就行了。”又林又补充一句:“这诗会,是大家一起做诗,还是大家一起背诗?要是背诗的话,周姐姐你可不比别人差,你会背整整一本呢。”
周榭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背。可不是,要说背诗,她自认可不比镇上哪个姑娘差。
冬梅羡慕的看着她们。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