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篇(第2页)
要说翠玉,实在是不省心。要依四奶奶的意思,反正年纪也大了,大可以让她回家去,她爹娘是给她说亲还是有别的安排,就和李家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又林觉得,翠玉本身并不坏,刚来时也是直来直去的,只是这几年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又觉得爹娘哥嫂都是管事,渐渐骄狂起来。要是她自己能明白过来,那当然更好。毕竟这用人上头,就算把翠玉换出去,再弄新人进来,一时半刻也摸不准脾气,而且各项事务还得从头教起,并不见得就省心了。
所以换人是下策。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有毛病,倘若能改好,又林当然情愿她改好。
四奶奶也知道又林的意思,点头说:“我刚才点了她嫂子两句。她爹娘都是本份人,就是她哥哥,一向办事也勤勉。她嫂子倒是个jīng明能gān的,我的话她肯定会好好寻思。”
又林说:“又叫娘为我的事儿费心。”
“别胡说,跟我讲这样的话。我不为你们姐弟几个费心,为谁费心?”四奶奶和女儿一起对账,翻一翻去年的记录,再和今年的对照一下,今年年景还好,风调雨顺的,收成比去年增了近一成。
又林把近两年的大致产量比对了一下,对于亩产、人工和各项开支,心里大概都有数。一对镂空银花苞球耳坠子在脸颊旁边微微打晃。四奶奶心思却不全在账本上头,她轻声问女儿:“你这回和老太太到庙里去,都遇见什么人了?”
“也没遇着什么人,就是一些奶奶、太太们,都是去避暑、吃斋去的。”又林说:“哦,还有咱们后头朱家老太太,她和祖母倒是常在一处说话。说本来不知道咱们去庙里,不然就相约着一同上路了,彼此也有个照应。多亏有她在,同祖母常在一处说话,容易打发时辰。”
“你弟弟他们没淘气吧?”
“没有,弟弟还结识了个小伙伴儿呢,是个弃婴,被庙里的和尚养大的,和弟弟差不多大,倒是个挺机灵的孩子,两人分别的时候恋恋不舍的。”
四奶奶一笑:“怪不得呢。前天打发人说要信纸。我寻思他一个小孩子,要写信给谁。他说是庙里认得的。”
“弟弟要写就让他写吧,虽然他年纪不大,可是既然许诺了人家要写信,总不能不守信。”
“是,这同年纪大小没关系,守信是应该的。”四奶奶说:“况且,想写字总是桩好事儿,以前可得训着bī着才肯写字呢,现在倒是主动讨起信纸来了。”
又林笑着说:“年纪大了,自然懂事,会用功的。将来弟弟说不定读出个名堂来,还能给娘挣个封诰呢。”
那一边儿,翠玉心事重重的回了院子,小英笑着说:“听说你哥嫂来了,你怎么不多陪你嫂子说会儿话?姑娘这会儿又没回来,院子里也没什么事儿。”
翠玉没jīng打彩地说:“家里事儿忙,他们已经回乡下了。”
看她样子一点儿都不欢喜,眼圈儿微红,倒象是哭过一样。
小英心里头暗自纳闷,又不好意思追问她。
第八十四章
以往翠玉每次见了家里人,回来都是十分欢喜且得意的,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而且家里人捎来的东西,她也会显摆显摆,要是吃的,也会分了给旁人吃,要是穿的,那更得赶紧穿上给人看。
可是现在看她的神情和往日大不一样,倒是提着个小包袱,可是把包袱往chuáng头一扔,人往chuáng上一躺,不动也不吭声了。
小英就琢磨,难道她家里有什么事情?没听说啊。
中午翠玉也没起来吃饭,小英吃完了饭进屋,看她还是原样儿躺着,一直竟然都没动过。
“哎,你别躺着了,今天中午有鱼,你这几天不都说想吃鱼吗?给你留了一整条呢,快起来吃吧。”
翠玉摇了摇头,不吭声。
“别介啊,有什么烦心的事儿,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呗。这饭总是要吃的,要不然人可不饿坏了?”
翠玉慢慢坐起来,小英把饭菜端了过来,筷子都递到她手里了:“快趁热吃吧。你尝尝汤凉不凉?要是凉,我再拿去给你热一热。”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