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第2页)
“花小姐……”方夫人有些讨好地笑着问,“那件衣裳做好了吗?”
“啊?!”
花千初完全不记得在某一个细雨霏微的下午答应了别人一件衣裳,方夫人一问,才猛然想起来,“哎呀,我忘记了。”
方夫人苦笑。女儿已经在家里催过好几次了,定的是件夹衣,可现在雪都下了。若宁下个月便要出阁,只好明年穿。
“我今天就开始做。”花千初认真地告诉她,“一个月后,你来拿。”
这件事,仿佛一个引子,隐约唤起一种遗忘了某事的感觉……花千初摸了摸额头,“咦,我怎么觉得我好像还忘记了什么事情?”
“小姐只答应了一件衣裳,没有别的。”
“好像不是衣裳吧……”花千初想了想,再想了想,终究还是记不起来,“算了,还是做衣裳去吧。”
天气已经冷了。屋子里放着两只暖炉,厚厚的毡帘放下来,水仙的香气越发浓愈,温暖如chūn。
才裁了几剪,有个丫环将中饭送到房里来。
花千初有些奇怪,她都是和锦哥哥一起在厅里吃饭的——当然,赌气的时候除外。
“锦哥哥呢?”
“颜先生早上去城西商铺查账,要到午后才回来呢。”
查账?蓦然之间,记忆里有什么东西乍然浮现,她想起来了!从唐门回来的时候,姐姐要她学着管账做生意呢!
姐姐从来没有要她做过什么事,这唯一的一次,竟然还让她忘记了!花千初懊恼得连连叹息,吃过午饭,就来到书房。
花家偌大的府邸,她踏足最少的就是这间书房,差不多过了十岁,就很少进来。
小时候锦哥哥就是在书房里教她读书写字,写不出来,或者写得不好,锦哥哥就会不再理她,让她一个人呆在书房里,直到写好为止。
在任何时候,颜生锦对她都是和颜悦色的。唯有在书房里,他就不再是那个万事都依着她的锦哥哥,变成了一个严厉的老师。
好在十岁之后,什么《三字经》、《百家姓》、《烈女传》这些都背得差不多了,字也算会写了,颜生锦才放弃了这样严厉的督促。
而且在那个时候,也正是花家的生意日进千金的时候,颜生锦本身也忙得一天只能睡两个时辰。极度疲惫,仍要教她读书识字,不肯让别人代劳。小千初是在那一年开始懂事的吗?书背得好,字又写得好,颜生锦终于放了心。
也就是在十岁那年,没有了读书写字的任务,颜生锦又忙于生意,花千初渐渐寂寞又无趣,于是,某一天,她问嬷嬷要来针线,刺下了传奇般的第一针。
做出了第一件衣裳。
传说总是被夸大的,第一件衣裳其实做得非常粗糙拙劣,甚至还有些小,不过颜生锦还是又惊又喜地穿上了,直到花千初的手艺一日千里进步到包办了他全身上下的所有衣物。
书桌后的椅子上,就搭着一件藏青色的滚珠烫沙毛缎披风,想是他出门忘记披上的。
花千初在这张椅子上坐下,背靠着这件披风,就好像背靠着锦哥哥,她微微地笑了笑,在这样温馨的想法和细碎的回忆中,随手翻开了桌上的一册账本。
……然后所有的情绪都散dàng在这本账册里。
是谁发明了账册这样的东西?一大堆的日期,一大堆的数字,花千初左看,右看,横看,竖看,都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晃得眼都晕了,花千初很快选择了放弃,午困袭来,她扔下账本,进了书房里间,躺在软榻上睡着了。
是被低低的jiāo谈声吵醒的。模模糊糊听到里面有颜生锦的声音,便醒了过来。
颜生锦正在跟几家商铺的掌柜商量生意上的事情。到了年底,他总是分外忙些。
花千初倦意未散,鬓发也有些散乱,揉揉眼,走向当中坐着的颜生锦,“锦哥哥你回来了……”打了个哈欠,靠在他怀里,困意欲散还拢,神志仍有些模糊。
几个掌柜见到这一幕,面面相觑。
颜生锦挥挥手,示意他们出去。
于是花千初再打一个哈欠的时候,书房里只剩颜生锦和她两个人了,她问:“他们呢?”
“他们还有事,先走了。”
“哦。”
“你怎么到书房来睡觉?”颜生锦握了握她的手,稍稍有些凉,“书房不如你的屋子暖和,当心着凉。”“我想来看账册,看着看着就想睡觉。”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