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篇(第2页)
来太过丰厚,然而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军校你也去过,自然知道其中的奥妙,以主公为祭酒,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教导机制,令所有从里面出来的人都以主公为效忠对象,那么军中变乱的可能变得微乎其微,要知道很多大军叛乱,都是因为兵士将校只知统兵大将而不知主公为谁造成,有了这些忠于主公的下级军官存在,大将想要反也无从指挥,未来的军校祭酒都将由皇帝担任,形成传统,那么军中稳定自然不在话下,且军中袍泽之情极难抹杀,天长日久积累下来将形成一个固有忠诚的阶层,出身不高的他们并不会唯世家是瞻而是形成一个独特的团体。
至于只会盲从的百姓,以前就说过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房遮蔽风雨,有足够土地养活家人,偶尔有顿肉食,那他们就不会重蹈huáng巾的覆辙,走上不归路,此外世家之所有拥有极大号召力,就是因为知识掌握在他们手中,文字是文明的表述,然而长久以来繁杂的字体,难以统一的读音,严重妨碍了知识的扩散,所谓的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都是世家为了自身需要而故意曲解,在他们看来,百姓是他们用来要挟皇帝的重要棋子,当百姓拥有了知识,那就是他们的灾难,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借助知识文化来抬高地位,反而会被开发民智的百姓质疑他们的权威,加上皇朝有意无意的附和,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正确来看,百姓开启民智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果他们知道了朝廷发布的法令,底层官员如何敢仗着天高皇帝远而胡作非为,再者,对国家稳定极其重要的粮食生产好处更大,千百年来,种田完全靠百姓自己摸索,无法形成有效的传承,不知多少提高产量改进耕作的好办法随着老人的去世而失传,为师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来,其实并无多少新意,民智的限制,使得百姓无法从书中获取任何有利自己的知识,僵化的头脑被彻底固定,只知道看天吃饭,却不知有更多的办法改善自己生活,为师义父正在做的就是研究字的简化与读音,尽可能统一天下因为地方不同而造成的难以辨读现象,当然,繁杂字体也不放弃,为减少世家的反弹,简化字和繁杂字将作为区分阶层的标志。”
长长的说明让曹昂目瞪口呆,而杨风还没说完:“这些其实都还是基础,最大的利益捆绑在于前面所提到的扩张,汉武帝对草原的战争你也很清楚,耗尽文景大治所积累的钱财,只是为了雪耻,诺大的草原就因为匈奴的暂时低头而赏赐了回去,除了炫耀一下威风,什么都没有收获,如果他不是放弃草原而是占据下来呢?北方草原变成自家的马场,那么大汉便拥有更多的骑军,何至于落到最后竟然只能凭借长城据守,坐看草原大军劫掠而无力还手?
攻略草原带来的还不仅仅是骑军,牛可以用来耕田,羊可以用来改善饮食,羊毛还可以用做冬衣,供给在北方作战的将士,就算是最差的马同样可以用来耕作,死掉或者杀掉的牛马剥下的皮可以硝制皮甲,为我军将士提供更多更好的保护,同样的战争,带来的结果却大不一样,子修你认为哪种更适合?
当然,草原的好处说半天也说不完,这其中的利益分配却是重中之重,打完了好处却全被主公一人获得,如何能让百战将士信服,抛洒热血的结果仅仅只满足了主公,自己一无所获,恐怕再忠诚的将士也会对此产生疑虑,那么利益的分配就必须提上日程,譬如战利品分配给将士三成,草原的打理jiāo给商人等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下去,这样主公得利,将士得利,商人亦可得利,还不必为了战利品的处理而头疼,草原牧场除了划分出军用专职马场外,大批空闲土地便可当做赏赐奖励给功劳甚大的将士,又或世家,拿到土地总要有人管理,那么退役将士,世家将逐渐向草原分流,极大缓解将来平定中原后人口急速增长而土地越来越不够分配的矛盾,这些都是可以看到的好处,至于一些不便说明的就需要你去问主公了,再多就不是我该去管的事。”
被这些话砸的晕晕乎乎的曹昂头上一堆星星在飞,要改变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杨风也没指望他能立刻明白,长久以来,战争从来都只是皇帝的事情,一念灭国并不是笑话,但他话中透露出限制世家同时也是限制皇家其实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就看曹操如何处理,为了皇朝延续与子孙后代,曹操做出妥协是必然,但最终会走向何方并不是处于现在的人所能看清,哪怕杨风这个未来人也是一样,走上截然不同道路的历史车轮将驰向何方,他心中也没底。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