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篇(第2页)
香如点点头,转身跟我出门,然而就在关门的一刹,楼道里的灯忽然猛闪了几下,灭了。
我猛然站住,惊悸莫名。难道是停电?可是电梯的指示灯分明还亮着,而念儿一直守在电梯口,按住暂停,招呼我:“什么都别理,快上电梯吧。”
我扶着香如急忙上梯,可是香如看一看,迟疑地拦住我:“已经满了,不如让人家先下吧。”
满了?我惊异地望着空无一人的电梯间,忽然间毛骨悚然,而念儿刷地收回手,也是惊得面无血色。那拥满在电梯里的,我和念儿都一无所见、只有香如可以看到的人,是谁?这个楼里,住进了多少鬼魂?她们会跟我们一起走吗?天涯海角,都不放过我们?
我知道电梯里的“人”不会是那些古代的芳魂,那些钗环美人我是可以看得见的,早已学会与她们和平共处。但是现在电梯里的“人”,香如看得见,我却看不见,那他们会是谁呢?是和香如一样的“魇”,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鬼魂?就好像人有三教九流,鬼也有不同形式的吗?那么这些我看不见的鬼,他们是善意还是恶意?他们找到这里来,要做什么呢?
我们包庇了香如,把她的魂留在人间,于是,我们也就成了所有游魂当然的避难所,让她们都循声问路地找上门来了,是吗?
我又一次觉得晕眩。
越来越佩服自己的承受力,我为什么没有昏倒,我怎么还没有疯掉呢?
电梯徐徐地下去,又徐徐地上来,再次打开时,我和念儿都紧张地看着香如,不知道这一次她还会不会说客满。然而一声尖叫划破夜的沉寂,那电梯里的人,却是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得见的隔壁邻居王太,就是那个怀疑我们屋子在闹鬼,要请人来驱邪的长舌八婆。
我们看见了她,她当然也看见了我们——包括香如。
可怜的王太,她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承受力远远不如我和念儿,她昏了过去……
十三、风荷园
古代名jì多有以诗才传世者,而薛涛独树一帜,竟是以写诗的纸传世——薛涛红笺不仅当世闻名,后来甚至成了进呈皇帝的御贡。
明包汝《南中纪闻》有载:“每年三月初三日,井水浮溢。郡人携佳纸向水面拂过,辄做娇红色,鲜灼可爱。但止得十二纸。过岁闰则十三纸。此后遂绝无颜色矣。”
据说这就是薛涛的发明。那井后来被称之为薛涛井,蜀王府作亭于井上,栏杆围护,凡人不许逾越。
薛涛本是长安官宦之女,字洪度,因家道中落而入乐籍,流落蜀中。还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才名远播,有“女校书”之雅号,深蒙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宠爱,可自由出入韦皋幕府,嬉笑随意。
宪宗元和初年,风流才子元稹做了监察御史,奉使东蜀,因慕薛涛之名而专程往成都一睹芳姿,并赠诗曰:“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这里的“红笺”固然指的是薛涛成名之笺,而“碧玉”是什么意思呢?
后来据有心人考证,韦皋卒于贞元二十一年,当时薛涛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便是与元稹结缘时,也还未到花信——如此说来,薛涛的名气当与容貌无关,而书载薛涛“性亦狂逸”,指的其实也不过是小女儿的任性狡狎罢了。她的成名作“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更表露了鲜明的稚子口吻。
遍察花榜,所录洪度诗数首,却并无一言提及薛涛之美。大概也是因为她实在太小了,小到让人甚至可以忽视她容貌的妍丑,而只注意到她个性的可爱与否。
等到后来她长成了大人,却又不做jì女了,而是归隐浣花溪,做道人装束,大隐隐于市去了。
这大概是史上惟一不以美貌流芳百世的名jì了。
如今世间各种桃花宣洒金笺无数,却再也没有一种纸可以像薛涛红笺那样叫人柔肠百转,隔着几个世纪的沧桑仍可以感觉到那份沉香缠绵。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