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篇(第2页)
“大人放心,已经说好了,也按时jiāo钱买下的,咱们这是一分钱的便宜都没占啊!”骨头的营养成分在没有被专家公布出来之前,也就是让人们闻闻肉香的,所以完全可以不给钱的,还是周浩想着人家就算是天天给送骨头都该有一笔劳务费,这才出的。当然在这个劳力不值钱的年代,周浩也不是犯了众怒为了怜惜别人而花费不菲,也就是一个意思钱。
周浩可不知道仅仅是为了保住他的官帽而上书的折子,竟然能促进了这次募役法的开端。
本来他的这次服役虽然有些异想天开的用钱来买名额,但是最后的伤亡人数大大减少却让大家看到了好的方面。不过,毕竟是朝廷次风还是不可开的。就是单单为了这个事情,周浩就不止一次的被人掺了,不过山高皇帝远,他的总总风险已经隔开,最多是让周浩下次不能在这样办事了。
但是在服役期间的银钱官家提供的也高了不少。想到很是小吏们连银钱都没人发放(官府不发),既然给钱了,这点也不小气了,直接变成了有公中出钱,这些小吏们都改为被招聘的。
对于此事,周浩有话要说。
他一直要办的医院是不是可以让他们算个名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代有些巫医不分家的缘故,明明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地位却很地下,即使他们不稀罕小吏这个名头,周浩也想要近一份力,至少不能过让当个大夫比之木匠还不如。
就是改革的苗头才刚刚chuī到这里,而新一轮的改变周浩也是从信里才能够提前听到,不得不说离得太远了也不好,等自己折子上上去的话,huáng花菜都良了。还好不论什么改变都不是一触而就的,即使搭不上这次东风,但是跟在后面改革也不差些什么。
就是周浩说的在理,周衍跟圣上才把这条建议看的进去。
“卿如何看到这件事情?”凡是都会跟大臣们商量是当今的好习惯,因为周衍对圣上身边的红人,所以第一时间当然就想到了他。
第104章
“圣上,臣对这件事情倒是有粗鄙的看法,古有扁鹊医术高超,后又神医华佗,今时今日却不见得有什么名医出师,臣在想是不是也有世人皆重科举,而行医用药又要读书,凡是能够供应起读书的不稀罕去行医,而不识什么大字的,又不可能专研的了前人的医术。在这件事情上就充斥着矛盾了。”
因为周衍常常有不同意一般人的心思,要不然也不会由他来主持变法了,当然圣上既然,说明了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只是这么略微一想,就问道:“可是世人钟爱科举是避免不了的啊!”
凡是读书人没一个想要去行医问诊的。大家都已科举仕途为终点。
“圣上,臣要说的就是这件事情。今□□廷能够供养这些大夫们,然后在一个县城之内办一个医馆,造福百姓,这样的话岂不是一件美事。”周衍这样说也是看圣上有这个意向。
于是继续补充道:“我听说周浩还在县里办了一个学校,就是专门来教授口语的,与科举的路子完全不同,今后读出来之后可以当大夫,账房,或者是其他的需要读书写字的岗位。”
“这个主意不错。”郭轩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有条例可循,完全不担心有什么别的失误。
“可是银钱会足够吗?”想想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即使平日里从来不为这些东西担心得的郭轩都想到了这点。
“这点我已经问了周浩,将他们经营这半年来的花费都一一列下,圣上请看。”不得不说周衍的准备相当充分,也是不愧为一把手的位置,要是过了这个时间点,圣上再不感兴趣了,那多亏啊!
“怎么会这样?”郭轩惊讶的当然不是银钱花费的很少的问题,而是在整个单子里最高的花费竟然是日常的吃食,学校整个都创办好了,不需要在进行花费,真正让人惊奇的是,笔墨纸砚根本不需要多少。
“会圣上,笔墨纸砚这点确实是个难题,所以他们用的全是木炭,平日里练字用的也是在沙盘里,确实要写字的话才会真正的用到粉笔和黑板。”
听着周衍嘴里一嘴一个的新奇词,即使还没见到是什么样的东西,郭轩的好奇心就提到最高了。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