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篇(第2页)
多数世家勋贵都收到了不少自荐的、旁人推荐的信。
霍家身为清词娘家,水涨船高,素来名声不错,很多人又打听到皇后喜欢从民间选拔人才,便有不少人抱着尝试的心态朝霍家递了文章。
清词对这种方式并不很排斥,有些人或许有才,只是不擅长考试。
霍铭章先将文章粗略筛选,那种一看就是拍马屁奉迎的,直接拒绝。若是有专长或言之有物的,则被他送进宫给清词。
她现在在收集各行业的人才,希望将每个专业都发扬,形成一套体系。
去年在京城试点的学堂初显成效,现在已有好几百人入学,将来恐怕会更多,这样的话,需要的先生就更多了。
许度还是来她这边工作了。
他外任一年多,对地方上了解比较多,清川空有一些理念,实践经验比较少,难免有疏忽和不合理的地方,都被他补上。
除了京城,清词还要在别的地方设置类似的学院,便把这项任务jiāo给了他。
李竹溪则被她任命为院长,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校长,因为李竹溪能接受新事物,跟清词理念比较合得来。
先前她提出的阿拉伯数字,九九乘法表,知识分科,他都颇能接受。
上千学子,清词终于还是从里面找到几个满意的。
chūn闱试卷由顾均草拟,魏君顾添了几个时政问题上去。
时政问题,算是考试里的一点小变故,有人欢喜有人愁。
四月,成绩出来后,宋廷君和huáng素馨果然中了。
宋廷君二甲,huáng素馨三甲。
哪怕不是最出色,也足够叫人刮目相看,尤其她们还是女子。
魏君顾直接授予两人官职,期间又是一阵闹腾。
她们二人的成功,开始慢慢打破世俗。
谁说女子就一定要待在后院,她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事业。
以前没人尝试,现在知道了,很多人尤其是女子,也在渐渐改变想法。
甚至还有人说,“要是我爹娘把我嫁给一个糟老头子或是纨绔,我也逃婚参加科举去。”
这人显然是把huáng素馨当成了榜样。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清词善待女子,还特意在庄子里开设作坊,专门招收女子做工,以此来养活自己。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