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篇(第2页)
万万没想到,寒窗苦读十余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今儿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说好听了是翰林大学士,文华殿大夫,说难听点不就是有点学问的rǔ娘么!
虽然内心愤愤不平,面上倒还端得住,露出一抹和蔼笑容,立起了规矩。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更,大家都起来了木有,醒醒啦起来嗨!
第47章 疲累
晌午父子俩就都回来了,谢启在前朝还有事儿, 把儿子放下饭都来不及吃就离开了。小家伙则是抱着娘的脖子嘚嘚地说的不停, 一边说一边蹦跶。
汤婂长吁一口气,总算是有惊无险,若是今儿还哭, 她拼着跟谢启gān架都舍不得再让儿子去进学了。
用完午膳, 小佑堂却不肯午睡, 哒哒哒的跑到谢启的书房左翻翻右翻翻, 汤婂怕他把东西弄乱,问了才知道是要找‘三字经’。
都是两三岁的奶娃娃,话还说不利索呢,写字念文章实在qiáng人所难了些。候孝明索性也不给他们书,打算着一日就教一句,会念会认会写就算,剩余的时候就讲些故事打发时间。
但是在小家伙看来,上学堂怎可无书?既然夫子不肯给, 他就自个儿带。
汤婂最后还是派人去九皇子那儿拿了三本‘三字经’, 都给小家伙装在他的小书袋里,明儿带着跟同窗分一分。
儿子有了学上, 懂事儿了,也不粘人,不老慌着到处串门子瞎逛了,下了学用完午膳睡会儿午觉,就开始像模像样的写功课, 倒是不多,只把当日学的一句抄写十遍。
这样静谧的日子,汤婂摸着肚皮不由的想,要不然再生一个,孩子多了应该会热闹一点。到时候两个孩子也有个伴儿,不用找个玩伴儿还得让人抱着走好长一段路。
往嘴里塞块儿杏脯,扶着小家伙的手教他写字,一心二意的问道:“给佑堂生个弟弟好不好?”
小家伙正襟危坐,一丝不苟,闻言皱了皱淡淡的小眉毛,不满道:“写字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对此丝毫不关心。
被儿子教训了,汤婂摸摸鼻子,继续把着他的小胖手带他写。她带着他写十遍,一会儿小家伙还要自个儿握着细杆儿毛笔写十遍。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