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文意兄,同喜”李致远清冷的眸中此刻也是盛满了笑意,对韩文意拱礼道。
chūn光明媚,万物生长的季节,一切都那么美好,少年们朝气蓬勃,儒雅的相互道喜,小六忽然想起少爷之前读过的一句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他觉得说的就是他们少爷和李公子。
“李兄,韩兄”宋启看见马车旁的两人,欣喜的跑了过来。
“恭喜二位兄台,一鸣惊人呀”宋启道,脸上喜气洋洋的,赵宁辉也拱礼向二人道喜。
韩文意见他们两人也是一脸喜气的模样,道:“也恭喜二位兄弟高中”
四人相视,皆笑开了怀,十年寒窗,他们总算是没有辜负自己。
殿试在两日后,圣上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题,chūn闱考中的贡士们,均不会落榜,只是由圣上亲试后,再重新安排名次。
金銮殿内
听着上方传来的声音,李致远出神了片刻,他的声音也苍老了许多了,岁月不饶人,即使是贵为天子的他也一样,他心情有些复杂,如果他知道了姨母和自己家的事当年的真相后会怎么样,还是他或许已经知道了,只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是皇上啊,幼时的他与他而言是个慈爱的长辈,而今天后,他会是他的学生,天子门生。
殿试结果很快出来了,并没有很大的变动,李致远一甲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状元,一甲第二名榜眼是一位国子监的学生叫冉广,一甲第三名探花韩文意,三人赐进士及第,赵宁辉和宋启分别在二甲和三甲,此次东山书院的六人全部皆中进士,无一落榜。
一时间,东山书院名声大噪,状元探花皆出于此,今年的chūn季入学怕是要挤破头了。
殿试之后,李致远授翰林院修撰,冉广和韩文意授翰林院编修,而赵宁辉他们则还需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后,再行分配。
一甲三人打马游街庆贺之时,城中竟有万人空巷之势,盛况空前。
燕国建朝百年间,李致远是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且还未及弱冠,最主要的是还未婚,听说那探花郎也是同样的少年英才,两人模样又都俊朗,且都未有婚配,京城所有待字闺中的女子皆已蠢蠢欲动,心中激dàng不已,即使没缘分成就美好姻缘,去看一眼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