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篇(第2页)
方圆表示很好奇刘明前是怎样说服父母的,因为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学业上更加进步的。
刘明前解释道:“从我支教的情况来看,现在许多乡村需要的只是一些最基础的教育。从事这样的工作,并不需要太优秀的专业人才,只要一颗甘于参与的心和普通的业务能力就可以。对于像我队友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也不赞成他们参与这样基础教育,因为这确实如有些网友说的那样,这是一种教育成果的làng费。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中学教育结束之后有一个分水岭,会有一部分同学发现自己不太适合走专业学术研究的路线,但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选择别的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比如到这些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地方去工作一段时间,只要有一人去,便会是上百人之福。我早当一年老师,就有可能会多一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掌声再次为刘明前响起。
☆、第 15 章
方圆没想到在一个年青人身上看到了这样无私的情怀,激动地说:“明前的决定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qiáng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我相信有这样一群年青人,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qiáng大!”
虽然已经感动得有点无法自抑了,但作为综艺娱乐节目还是要继续搞下去。
方圆接着发问:“刚刚明前也有说,高中之后会有一道分水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努力学习之后仍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对于这样的情况,不知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何青青几人都把目光落到李时修身上,示意他身为队长,理所当然应当代表发言。在何青青见过的学生代表发言中,她个人觉得李时修算得上是数二的,字正腔圆,端庄大气,有条有理。而数一的人选自然是她哥哥兰若生。何青青小学看了他三年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之后,兰若生就上初中了。感觉在那以后的学生代表都没人想听了。何青青上初一时,兰若生正好高一,开学典礼上,新生都还没有校服,穿的是迷彩服。明明都是宽大的迷彩,为什么自己穿起来像麻袋,而兰若生却看起来那么玉树临风。典礼结束后,兰若生也自然成了学校的门脸,什么活动、演出、采访都有他。成绩又好,长得又好,才艺又多,还和蔼可亲,全校女生下至初一,上至高三,都喜欢兰若生。在看到有女同学为兰若生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之后,何青青就觉得若是让人知道自己的兰若生的邻居加妹妹,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来。于是牺牲了三块巧克力换得兰若生同意在学校里装作不认识她。
李时修扫了几人一眼,几个懒货,比赛结束之后的采访和表彰发言,都是丢给他,这么多年还是没变,只得举起话筒端方四正地回答说:“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有讨论过。从小了说,我们集训队开训时有几十人,最终参赛只有六人;范围再放大一点说,每年高考几百万人,重本录取率只有少数省市超过20%。我们不能以一次成绩去判断一个人学习的好与坏,更不能由此去判断这个人成功与否。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能量守恒的定律在哪里都存在,只要努力了,必然会有收获。人生百年,目光不要太短,得失心不要太重,不要沉溺于回报周期短的、微小的正反馈不能自拔,要找到自己的真正动力,带着移山填海的毅力和苦心孤诣的qiáng大心智,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坚持下去,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也不放弃,必然终有回报。”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