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又是做什么?“周央先是被欧阳若突如其来的脾气搞得脑子发懵,待他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然是一副浊气沉沉的质问口吻。
天子之怒,浮尸千里。其威严声势自是锐不可当,而反观欧阳若,那真是一个惬意自在,贵气悠哉,倒是有底气得很。
周央见着欧阳若此种姿态,越发生气,只是收起了外露的怒意,面上的愤怒也无影无踪。“不过是仗着端王势力的下贱男子罢了。“她不屑与他过多纠缠,以免失了脸面。
旋即,将将瞧见陛下一点怒容的欧阳若便又瞧不出她的半点情绪了,原本悠然的欧阳若禁不住暗自恼恨“这哪里是个人,分明泥塑的菩萨都要比她像人!“
周央自觉已拾起了帝王的气度,俯身从地上随手抄起一本奏折,她略略看过,长篇大论,举例引证,侧面烘托,正面直言,只一句便可简诉“安和王殿下实非可托付之人“。
欧阳若只见他的陛下,玉面无情,一手执朱笔,一手抚长袖,“唰唰唰“,快且稳,带着帝王的沉稳之气。
摆放在周央面前的那份不知是哪个大臣的奏折,只见那一片清隽的蝇头小楷上赫然用朱笔写着“已阅。“便再无他言。
显然大周朝的女帝是不赞同的,只懒得争辩。
旋即又捞起一本奏折,依旧是旁征博引,一派胡言。周央也不急着写批语了。
她往自家华贵地毯上的那堆奏折里捡着离自己近的奏折,一一阅过。
这回却是更有意思了,在先前的那几本奏折上,加了些许句子。有举荐欧阳丞相监国的,有举荐她二皇姨闲清王的,还有举荐她皇姑奶奶的。
简直荒唐,她皇姑奶奶都八十来岁了,虽一直是大周朝国富民强的祥瑞。
只你让她监国,怕是那奏折上的长篇大论都看不清了。
盯着奏折上那堆玩意儿,周央弯了弯眉眼,牵起薄唇,笑出声来,“她大周朝的臣仆该换一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