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百家书百家读,各家有各家的看法,那不知何以论高下,有何评见解,不如令狐公子说一说,也好让我们知晓,这一观,到底是怎么个观法。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华凌撑着栏杆往下看着令狐智阳,令狐智阳往上望着华欣和华凌。
令狐智阳忽然大笑,道:“恕信然眼拙,竟没有看出姑娘亦是熟读百家之言,姑娘既然愿意与信然切磋,信然自当奉陪。
这百家之言,出自百家,以文论良莠不齐,有晦涩难懂者,亦有浅显通俗者,实为各有千秋,然而百家之言,各说其话,各说各话,有针锋相对者,相容共通处,如五指并立,血脉相通。
各家之言,有如珍宝者可修身之家平天下,有如痼疾者如遵循古礼法行人殉者,可谓残暴不仁,有仁心者不忍见之。
评读百家,在取其精华,而弃之糟粕也,可为家国者用之,可动社稷者去之。
而评论诗文,当选上品者,佳词佳意能教人,下品陈词,浮于物外,只见肌肤,不见铁骨,不入流者,博人一笑。
不知小姐如何看?”
“妙,甚妙,公子果然有才。文用以载道,取百家长,教化世人,何愁家国不兴,北夷不定。小女子佩服。”华凌对着令狐智阳拱手,然后接着道:“公子提笔不忘家国,实在让小女子钦佩,只是还是有一事不甚明白,读了那么多书,古人说了那么多话,到底是盛世当隐还是乱世当退?是听由天命还是以人可胜天?”
“小姐说的,已经不是学子之言了。”令狐智阳笑着道,然后看向众人。
众人一片唏嘘,令狐公子长篇大论,虽然不多用文采,却有胸襟,而楼上那位红衣小姐,言辞犀利,可不像是养在深闺略识几个字的闺秀,颇有大家之风,再看她衣着华丽,举止不俗,便猜测着她到底出自哪处朱门。
“学子学文,不为经世致用,难道只是为了一纸空谈么?说什么为往世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莫不是凭几支磨秃了的毛笔就能做到?”华凌嗤笑了一声,然后去看华欣,华欣对她说了什么,她便笑了,然后得意的看着令狐公子,等着他回答。
“盛世教人遵礼法,守尊卑,维系海晏河清,乱世弘碧血歌丹青,是弃笔从戎,金戈铁马,护一方平安,此为丈夫宏志,若是皆不可,遁迹江湖,朝看云山暮看雨,散发扁舟自来去,也算是聊为残生。
天命在人,亦在世道。若有能为万夫开道者,当凯而歌之,颂之千古。人生在世,各有所求,有如意者不如者,心无聊赖,推与天命。”令狐公子徐徐道来,看着华凌。
华凌笑着说:“公子真洒脱,小女子敬服,请受我敬礼。”
底下有一人托着一个红漆托盘疾走至令狐公子面前,弓腰将双手中的托盘举过头顶,令狐公子揭开上面盖着的红绸,里面是一套精美的衣服,白蟒缎,菱花纹,触手生凉。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公子可不要嫌弃。”华凌道。
“多谢小姐美意。”令狐公子拿起那衣服便当众人面换上,赞了句:“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