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红生,你不能呆在这种地方啊?水泥厂搬运工的这种活儿,哪儿能是你这种人做的?”龚贝娜的语气又激动起来“红生,你放心,这一次邹海做的事情让邹伯伯也很生气,相信很快他会正确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提到邹百川,瞿红生眼神中阴翳一闪,转眼又一脸淡定坐回到床上又给自己点了一根烟。
龚贝娜小声说:“红生,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不怪你,但是你知道吗?邹伯伯其实很关心你,还有风姨和妹妹,这几年如果不是他暗地里关照着,怕是她们在乡下会过得更苦。”
瞿红生吸完了一根烟,又开始低头洗衣服:“我们家的事情我可以自己解决,不必麻烦别人。以后你完全没有必要再为我多做什么。”
龚贝娜抬头看着他,此时的瞿红生虽然语气淡定平和,但是不难看出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龚贝娜叹了一口气,转身往门外走,临出门的时侯,龚贝娜又回头说了一句:“红生,其实我是真心希望你过得好。”
瞿红生没再看她,专心低头洗衬衣,直到那双高跟鞋的声音彻底消失在门外,瞿红生这才抬起头来,隔着窗子看了看那一块狭小得象豆腐块一样的天,默默地凝住了眉心。
龚贝娜一直走到厂门口眼泪还是有点止不住,现在的瞿红生为什么变得那么冷漠,他看向自己的眼神疏离而遥远,哪里还有一分旧时的影子。
想起两个人以往在一起的日子,龚贝娜的心中波澜起伏,以往的瞿红生虽然不怎么爱说话,但是每次他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很温暖,到底是什么彻底改变了他?仅仅是现实对他的磨砺吗?还是因为在他的心里自己早已不再重要了。
还是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别的女人,龚贝娜陡然想起自己刚才一脚踏进帐篷里的时侯,瞿红生说的那句话……
有其女定有其母,赵丽丽是个万事通,赵丽丽她妈简直就是个万金油,一听说是闺女的朋友要买房子,那就热心地四处打听,还真叫她给打听出来一处,位置是在老城区,房子上下两层,门口的出路是窄了点,但是一出这胡同道前面就是两栋国营百货大楼,地理位置相当好。
陈兰芝站在那房子前头仔细打量了半晌,又认真地辨认了一下方位,依稀记起,再过二十年这里就会是块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当即没打磕,商量了价格就要买。
房主要的价格也不低,陈兰芝要是狠心把这套房子买下来,立马就一穷二白了。
赵丽丽的妈忍不住暗地里劝她:“姑娘,要按我说,象你长得这么漂亮,又年轻又能干,干嘛自己买房子啊?过两年找个条件好工作好的对象,单位就管给你们分房子了,多嘴劝你一句,这买房可是一大笔钱,你说你一个女孩子买这么大一套房子压力多大啊?你在城里无依无靠的,也没有人帮你,将来为这套房子背饥荒了,那可就太累了?”
陈兰芝笑了笑:“阿姨,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就想在县城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钱的事儿,我就努力赚呗。”
赵大姨一拍手:“得了,我看你这个丫头还果然是个有志气的,这买房子的事儿啊,你自己拿主意。”
陈兰芝二话不说把房子给买过来了,房子原本就是住着人的,也不用多收拾,上下两层,十足宽敞,比以前的出租屋当真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陈兰芝把楼下最宽敞的那一大间留给了外婆,还给她买了一台12寸的小黑白电视,自己住在楼上,旁边就当自己设计衣服和存放布料的工作室。
这么一布置啊,这个家是看上去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多温馨有多温馨。
严老太太拄着拐,从这屋看到那屋,又从那屋看到这层,楼上转着看看,楼下又四处晃着瞅瞅,只觉得自己象是在作梦似的,连声问:“兰芝啊,这当真就是咱们的房子了?咱们当真是在县城里有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了?这房子,当真就是咱们的了?”
陈兰芝挽着老太太去厨房里面看,连锅碗瓢盆都是全新的,老太太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件件稀罕得紧。
陈兰芝抱着老太太的肩膀说:“姥,不用怀疑,这房子咱们已经买下了,这就是咱们的房子,您啊安心在这里住着就好,我就说过嘛,将来咱们的好日子长得很呢。”
严李氏咂着嘴唇直叹气:“唉,兰芝你是真有本事啊,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好的房子了,姥姥我在乡下扒了一辈子也才扒下那几间砖瓦房,临到了,自己竟然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啊。”
陈兰芝知道老太太是想起自己那些儿孙又伤心了,小声道:“姥,谁说你没有个立足的地方啊?那些房子是你扒出来的,就是你的,谁也夺不走,眼前先让他们住着,将来他们总会跪到你面前来认错的,你等着吧。”
搬了新家,日子也过得顺心,老太太的身体是一天比一天好了,人也胖了,气色也好了,陈兰芝的小生意照样做得风声水起,虽然卖钮扣那种好事不会轻易赶上,但是只要自己的手艺在,能设计出这个时代最顺应市场的衣服,将来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肯定能够立足。
陈兰芝每天都安心工作,闲暇之余又买了一大堆关于服装设计搭配和制作这方面的书来看,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这天下午,陈兰芝正坐在屋子里看书呢,突然看到赵丽丽气势汹汹地跑了过来,进门就拍着胸口直叫唤:“赶快给我倒杯水,赶快给我倒杯水,气死我了,真是气死我了。”
陈兰芝不解:“哟,丽丽,这是谁又惹你生气了?”
“还能有谁?我们领导呗,今天下午我们商场突然开大会,说是要改制,从今往后彻底不给我们发工资了,让我们自己挣工资去!
这还不算,还说让我们这样站柜台的,每个月自己花两块钱把自己的柜台给包了,每个月自己进货自己卖,卖出去了我们就有工资,卖不出去了我们就没工资。
当时我就火了,我说要是这么着,这个工作我不干了。
结果我们领导就说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现在这些柜台我们租给外人一个月五块都有人挤破头抢着干。
你说他这话说得气人不?当时要不是我妈拉着,我直接抄家伙就跟他打起来了。”
改革的大潮说来就来,眼下集体商场改制就是第一步了,陈兰芝摇了摇头,笑着说:“我说丽丽啊,啥时侯你能改改你这个暴脾气哟,领导到底是领导,你哪儿能跟他动手,再说了,按我说,你们领导现在这政策不算错。”
赵丽丽气得直瞪眼:“怎么你也这么说啊?”
陈兰芝掰着手指头给她算细帐:“丽丽,你在那个商场里面都干了这么多年了,要是论地理位置,你们那商场是一流的吧?要是论人气,国营商场都比不上你们,你们那地方说白了,就是只要有货放在那里,哪怕是块垃圾都能遇见买主。
现在单位说起来是改制了,让你们自己把柜台给承包了,其实是把赚钱的机会给你们了啊,只要你心眼儿活点,手脚勤快点,一个月怎么不能挣个百八十的,总比你以前拿那么点固定工资强吧?
再说了,你们领导自己都说了,哪怕你不干,外面也有大批人等着干,五块钱一个月都会有人租。现在人家内部给你的价格才是两块钱,我要是你,就自己先包十个铺位来,坐等着收租都是赚。”
赵丽丽这才一摸后脑勺:“咦,我说兰芝,你这心眼儿怎么这么活啊?这其中的道理我怎么就想不明白啊。”
陈兰芝笑了:“现在你是想明白了吧?别一听单位说改制就吓得很跟什么似的,往后几年,铁饭碗一个个都得被打碎了,就看谁的眼光狠,肯努力,谁的日子就会过得比以前好。咱们现在正是赶上这个好时侯了,年轻,身体好,脑子活,只要跟上这形势,满地都是赚钱的机会。”
赵丽丽这会儿才算是彻底回过味儿来了:“得了,我这回是想清楚了,现在我就回去包上十几个柜台去,实在不行我将来往外转也都是钱。”
陈兰芝笑得直打跌:“你啊,就是风风火火的,和你们领导再好好谈谈细节方面的事儿,租期按多长时间算,租金能不能再便宜点,将来自己不干了能不能转让这些全都给问清楚了,免得到时侯再扯皮为难。”
赵丽丽翻着眼珠子想了半天也没回过味儿来,干脆把陈兰芝的手一挽:“得了得了,咱们两个一起去,我说不明白的,你来帮我。”
两个人一起到了集体商场,看到领导正焦头烂额地面对着一群愤怒的工人。
这么多年了,大集体里面的人吃大锅饭吃惯了,向来都是上面给什么自己就卖什么,爱卖不卖一个月的工资也一分不少,可是这一转眼,所有人的铁饭碗都抱不上了,而且站个柜台还得先给单位出钱,哪个肯干?
一群老娘们扎着架势围着领导大呼小叫的,那动静比菜市场都热闹。
董主任眼镜都快气掉了,瘫倒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这上面的政策啊,你们闹我也没用啊……干脆这样吧,这些柜台你们谁第一个站出来要承包的,我免租金给你们干三个月,三个月以后我按租金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一个块钱一个月包给你们,而且你们可以随便转租!”
话一说完,赵丽丽就止不住回头看了陈兰芝一眼:“姐们,还是你厉害。”
刚才陈兰芝已经把她给点化透了,这会儿赵丽丽二话不说,上前一步对着董主任道:“主任,那你可得说话算话,我第一个租,你给我十个铺位,我现在就给你签协议!”
董主任就象一只快淹死的蛤蟆般跳起来,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赵丽丽:“你……你这是认真的,你不是在逗我?”
赵丽丽白了他一眼:“您还真当您那张老脸挺俊的?我哪儿有心思调戏您啊?我现在就是想包柜台,既然您刚才已经把话给放在这儿了,那我们就直接签协议呗!”
董主任脸上登时大放异彩,冲着周围的人道:“看见了吧,看见了吧?这就叫觉悟,你们都跟着赵丽丽同志好好学习学习,不要总是光想着自己,多为领导分忧,来来来,张文书,赶快把合同给拟上,现在就以最优惠的条件把商场里面位置最好的十个铺位给赵丽丽同志!”
赵丽丽一转眼就拿下了十个位置最好的铺位,第二天她把将柜子转租的消息放出去,立马就租出去五个,一个月租金五块,这真是坐着不动就收钱啊。
赵丽丽真是佩服死陈兰芝了,陈兰芝倒是有自己的想法:“丽丽,你手里的柜台能不能转给我两个。”
赵丽丽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姐们今天可是借着你的脑子才占的光,怎么着也得给你一个谢礼,往后这两个铺位就归你了,你是想上货卖自己做的衣服钮扣还是转租挣钱,全都由着你来!”
陈兰芝也不跟她推辞:“得,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明儿个我就上货,再找个营业员,替我看着柜台,我就专管设计了。”
赵丽丽皱眉:“哟,你还真打算自己干啊?你怎么不往外转啊?象我一样坐着收租多好,一点心也不用操,就等着数钱了。”
陈兰芝笑了笑:“丽丽,其实我倒是建议你给你自己也留个柜台经营着,老人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有利没利,常在行里,只要你在这个商场里面经营着卖货,你就知道市场的导向是指在哪里的,你就能捕捉到最敏感的信息,这些东西,可是有钱买不到的。”
赵丽丽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别说,还真是这么个理儿,那就这么着吧,这些柜台给你两个,我留一个,别的全都租出去,以后咱们在市场上一起挣钱。”
两个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第二天,陈兰芝就把自己设计的衣服全都给挂在柜台上了,又专门请了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当营业员。
陈兰芝还特地给自己做了一个小招牌挂在柜台上,写上“芝兰阁”三个字,又特地找门口的复印店把自己的主营类目,店铺地址和品牌名字都给印在卡片上,有客人来买衣服就把这些名片发出去。
八十年代,人们普遍没有什么品牌意识,其实也根本不需要什么品牌意识,因为物质是匮乏的,能有东西让我们买,我们就很高兴了,还讲什么品牌不品牌的?
但是陈兰芝作为过来人,太明白培养民众的品牌意识有多重要了。
一但改革的春风全面刮起,定然会有大批的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自己这样的小作坊很快就会被埋没在那些大品牌中间,自己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先一步让大家认识到自己,并且认可自己,长年累月下去,对于事业的帮助肯定会很大的。
芝兰阁的衣服款式新,质量好,老板娘又极为和气,很快在县城里打开了一小片市场,陈兰芝这小生意是做得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