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从金莲离开燕英,寻夫也有些时日了,俗话说,天上一天,就是人间一年。几十日,就是人间几十年。
一路走来,这时,天色已晚,人世间各家灯火点缀。
她看见一个大户,朱漆大门两边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院内亭台楼阁,灯火辉煌,人们忙忙碌碌。
就见一个员外打扮的人问一个佣人:“夫人快生了吗?”只见女佣人焦急地说:“老爷,应该快了,夫人还没觉病呢?我看也过不了今天晚上。”
金莲听了,心想,我干脆就到这家投胎好了。
她飘到院子的上空,就见一个中年妇女腆着个大肚子慌张地向屋里走去。边走边说:“我觉着有点肚子疼。”后面那个女佣人紧跟其后。
不一会儿,那个女佣人慌张地跑出来:“老爷,老爷,不好了,夫人见红了。赶快去找接生婆吧!”
金莲听了,她认定这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于是,来到院子里——
就又听老爷吩咐道:“李妈,你马上把家丁张三叫来。”哪位女佣人慌忙地去了。
不一会儿,张三气喘吁吁地跑来:“老爷,有何吩咐?”
那位员外打扮的人吩咐道:“你速套辆马车和李妈去后村把王婆请来,她是咱这一带最有名的接生婆了,快去快回。”
“是,老爷。”张三答应一声出去了。
不一会儿,张三套来一辆马车,李妈急忙上了车。然后张三将朱漆大门一开,鞭子一挥,一路铃声地去了。
王婆接生在这一带名声在外。十里八乡的人只要生孩子,便去请她。她这个饭碗也是祖传,各种难产都能处理。不管是横胎、竖胎都能顺产。
这王婆生有一男一女。老伴死得早,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靠接生过日子,日子过得倒也富余。
她的女儿叫丹丹,从小聪明伶俐,王婆便想把这一技之长传授于她。每次出诊都把她带在身边。
这天,她们娘儿俩出诊一天两家,实在是累的够呛。吃罢晚饭,便早早吹灯睡觉了。朦胧中就听见有人敲门。王婆翻身爬了起来,问道:“谁啊?”
“王婆婆,我是前村的,我家夫人快要生了,麻烦你老去一趟!”来人在门外回答。
王婆实在是不愿意起来,可又一想:有生意不能不做,再说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不去也不行。便随即答道:“好,我这就去。”说罢,穿上衣服,叫醒女儿。
她的女儿实在是不情愿。便说:“娘,你自己去吧?”
王婆道:“不行。一来你给娘打个下手,二来不能失去一次学习的机会。再说深更半夜的也好给娘做个伴。”
丹丹只好也爬了起来,穿好衣服。母女俩将门打开。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下人打扮的男人站在门口。那男人手里还拿着一把鞭子,身后是一辆马车。
王婆道:“怎么这么晚了才来啊?”
佣人李妈道:“我叫李妈,我家夫人原也没有什么征兆。今天晚了,突然就觉着肚子疼,再一看下身已见了红,所以我们才急着赶了过来,王婆婆你赶快去给看看吧!”
“唉,今天一天跑了两家,实在是累的够呛。”
李妈急忙说:“王婆婆你千万不要推辞,我家老爷说了,要给你多加银子。”
王婆听了心里一阵高兴,故意叹了口气道:“真是没有办法。谁让咱干这活啊。”然后招呼儿子道:“你在家里看好家,我和你妹妹走了。”儿子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说:“知道了。”
王婆将门锁上,和女儿一同上了车。
只见张三将鞭子一摇,一声吆喝,一路铃声,马车便飞也似地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