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制备焦炭需要专门的煤窑,但是要弄个几斤做实验就简单了,直接弄个煤球丢到火堆里面,烧得差不多了捡出来,一盆水下去,齐活。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磨合,萧信也找到了最有效,也是最准确传递自己想法的工具,那就是等比例的实物模型,连这个东西都看不懂的人真不多,能看懂的话,就只需要照着样子做,交流的难度自然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他早就靠着手巧,用纸浆做了一个模型出来,由萧白狼带着琉璃坊之中的工匠,在父亲另外拨过来的院子里面,建了一座不到两米高的实验炉,准备先亲手测试一下,确定了能正常冶炼出钢铁,才能决心搞个大新闻。
这个年代没有技术基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产业链,真要建造一座正式的高炉,从收集原材料开始就得亲自动手,而且原材料还分布于天南地北,不管是需要投入的人力,还是需要耗费的资金,对他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如果不先进行测试,急匆匆的建起来高炉,最后却不能冶炼出合格的钢铁,平白的把这几年的积蓄都搭进去,还引进那个苟延残喘的朝廷不满,足以让整个萧家都变得一蹶不振,甚至于直接丧失争霸天下的可能性。
既然后果是如此的严重,那么也就怪不得萧信如此慎重,乃至于不惜亲身返现,去现场寻找矿石标本了。
权力的力量是惊人的,金钱的力量则更加迷人,当权力和金钱共同发力的时候,便有了足以改天换地的力量。
银镜已经被发明出来两年了,不但早就已经遍布整个益州,就连傀儡皇帝的宫中,都已经拿到了萧冠特意进贡的样品,然后风靡了整个关中地区,萧家的琉璃坊,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称之为日进斗金没毛病。
在加上郡守大人的腰牌,自然能动员起强大的力量,从千山万水之中,集齐了十多种原料,完成如此壮举---可别忘了,这个年代可是有所谓劳役的说法,只要官府乐意,就能让你无偿干活,而且还得保质保量。
西汉时期,是真正的盐铁专营,除了少府之外,地方豪强不得插手,否则便视同谋逆,到了东汉时期,世家豪门崛起,朝廷的控制力下降,所以势力较大的豪门,也有资格插手其中,只是需要获得朝廷恩准而已。
益州南部过于偏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强力的豪门,之前从未插手过盐铁之力,导致这里也就没有现成的铁匠,好在这些年来,青铜的发展已经不受重视,民间也有许多匠人操持此业,倒也能够勉强拿来凑个数。
这些人虽然不会打铁,至少他们都会铸铜和锻铜啊,多少也算是有点相关的常识,转修起来要比从头开始的人要快一点,而且之后铸造青铜大炮还得靠这些人,先想办法收集起来养着,让他们相互磨合一下也好。
靠着这些人的帮助,萧信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那几十块矿石样品,都丢到实验炉里面用焦炭炼了一轮,果然其中大部分都因为掺杂了过多的钛矿,导致炉温不够烧不化---铁的熔点只有1538℃,钛的熔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