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碱性转炉(第2页)
这个赏赐是如此的丰厚,乃至于现场的所有人,都整齐划一的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高呼:“多谢公子厚赐,我等感激不尽。”
有了现成的榜样在这里摆着,所有人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刺激,似乎是变身成了不会累的T-800机器人一样,整天忙得连轴转。
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剩下的三幢碉楼也彻底完工,所有人都搬了进去,不过只有生铁坊开工了,剩下的三幢楼里面还空着。
等到所有人都安顿好,并且从乔迁新居的喜悦之中恢复过来之后,萧信才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底牌,也就是炼钢炉的设计图。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碱性转炉炼钢法,毕竟这玩意是最先被发明出来的大规模炼钢方法,技术门槛自然也就最低,而且这种炉子可以做的很小,投资门槛也就相对较小,成为了二十世纪很多乡镇企业的最爱,土法炼钢用的也是这个。
---杠精请注意,这里的限定词是大规模,之前也有坩埚法和搅拌法等炼钢方法,但是生产规模都上不去,所以直到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发明,粗钢产量才出现了井喷的现象,而碱性转炉炼钢法则是贝塞麦酸性转炉的改进技术。
经过这一轮的磨合,四十多个铁匠已经很熟悉了,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小高炉,炼钢炉的尺寸又不是很大,所以各种零部件浇铸的非常顺利,再用准备好的白云石等材料做成碱性耐火砖,砌在炉膛里面加强耐高温能力,就齐活了。
这种炼钢炉的原理说出来很简单,就是从头顶往铁水里面吹入空气,氧气和铁水之中碳剧烈反应,降低生铁之中的含碳量,再用炉壁上的碱性材料和铁水中的酸性物质反应,降低硫、磷等杂质的含量,就能得到含氧量略高的粗钢了。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着这么多说破了一文不值,但是你自己去黑暗之中摸索,却能够花费人类几个世纪的技术。
非要举一个更加知名的例子的话,莫过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了,他试验了几千种材料,花费了无数的资金,比不过一句钨丝最好用。
不过这玩意也不是一点门槛也没有,就算是有着全套的图纸作为参考,刚开始的几十炉钢水也都练废了,含碳量相当不稳定。
如果是一般的企业,这种几十连跪的实验,只怕是没有被吓死,也差不多该资金链断裂了,根本就支撑不下去。
还好萧家这些年也攒了点家底,萧信咬着牙总结每一次出炉的数据,总算是摸索出了一个稳定的规律。
接下来就一帆风顺,一炉接一炉的钢水不断倒出,几十套新的钢制环片甲被锻造了出来。
甚至于,随着学徒不断出师,还能分出几个铁匠去,摸索着制造夹钢的长刀了。
也就在此时,萧冠不远百里来到了这个偏僻之地,亲眼看一看儿子的成就。
sr="https://1.kuangxiangit.om/uploads/hapterimgsnew/998/14310/200722/1595417489-100184977-105687133.jpg" alt='ε=(′ο`*)))'>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