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就是想要一个王朝能持久延续下去,理论和口号再好听都是假的,真正的要点其实只有两个,对内要能征税,对外要能打仗。
只要你能保证税收稳定,又能够把外面的蛮族给打出去,那么这个王朝就足以延续下去,哪怕再多的天灾人祸,也能够强势杀出一条血路。
这方面,就不得不再一次把明朝拖出来鞭尸了,其实明太祖朱元璋设计的制度相当的完美,用土地来养兵,这样就可以用极低的税率,维持一只规模相当庞大的军队,对外能够吊打草原蛮族,对内能够保证税收稳定。
奈何南明二世而亡,燕王迁都变成北明之后,为了避免其他人学习他的做法,就把塞王和边军进行了分离,导致塞王庇佑边军的土地,边军靠土地提供战斗力,变成了塞王和边军争夺土地,小兵又怎么可能争得过王族。
边军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中央又按照惯例不给发钱,让人倒贴钱九九六,那还不反他娘的---这种土地争夺是隐形的,至少在账面上那些土地还归属边军所有,那朝廷自然觉得你有这么多地养着,我干嘛还要给你发钱。
再加上之前提过的,燕王迁都导致对南方征税困难(一省盐税才几十两银子了解一下),北明是对外军队没有能力打仗,对内征收不到任何税收,不死那可真的是没天理,不进行改朝换代,这个致命的缺点就没办法改正。
大清之八旗,不过是南明之卫所改良品而已---野猪皮本来就是造反边军之一,只是被崇祯越塔送人头养肥了。
脑海之中浮现着这些想法,萧信口中却没有停下说话:“大人,有恒产者方可有恒心。”
“若是想要士卒效死,就需得给予其恒产,使其有田、有房、有妻儿老小,有美满之生活。”
“只会有如此,他们才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幸福生活,无需任何人强迫,就愿意主动的为之奋战到底。”
“诸如萧峰等府中甲士,若是无有现在之生活,可会愿意为了大人厮杀,和郡兵有有何区别?”
“大人可见坊中之铁匠乎,若非有着如此优渥之条件,他们可愿意日夜不息之劳作?”
纵观古今中外,无有那个朝代能逃脱。
秦王扫六合靠的是秦兵为了世爵奋勇杀敌。
罗马帝国能一统地中海沿岸是公民兵为了自己而战。
拿破仑三世差一点统一欧洲是靠着法兰西自耕农的奋斗。
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二次差一点统一欧洲也是靠着容克贵族的团结。
俄罗斯帝国能够成为欧洲宪兵靠的是那些哥萨克军事贵族组成的强大骑兵。
哪怕看似用地痞流氓横扫欧陆的大英帝国,若非是贵族子弟愿意为国奋战,主动的成为基层军官,穿着最为显眼的军服,和士兵们一起站在一起,共同面对敌军的排枪,龙虾兵也不会有那么狂热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