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信拿出这个理由,当然深深的震撼到了潘文,他也是饱读诗书之士,有有着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当然明白现在的教学体系有多么混乱,而这一本新书带来的便利又有多么巨大,这将极大地扩大读书人的数量,并带来巨大的声望。
他忍不住拱手为礼:“公子大才,以后必当流芳百世,就是不知,将此书与我,有何意图?”
萧信答道:“先生知吾之家世,以后不说登台拜相,也定能主政一方,恐怕是无心也无力传授此学。”
“不知先生是否有意,以此物开一新式书院,教导数十门下弟子,将来未必不能入孔孟一般流芳百世。”
穿越之前的萧致远,父亲就是一名老师,当然知道老师的重要性了,好的老师,和辣鸡的老师,学生的成材率肯定不一样。
要是真的全靠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的能力没有什么作用的话,那些学区房都卖给谁了,真当这个蓝星上就你一个聪明人啊。
穿越后的萧信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啥艺术细胞,更没有多少教书育人的能力,强行去当老师只会吃力不讨好。
反倒是之前的先生潘文,虽然文采没啥出众的地方,这教书的能力还不错的样子,更加适合这个角色。
而且这些年相处下来,对于这位先生的为人,萧信也相当了解,知道他不会扯后腿,这才有了这一次的拜访。
只要简体字、字母注音和标点符号能够传承下去,就算是他之后的造反失败了,也算是没有白穿越一回,可谓此生无憾了。
因为北方蛮族始终不适合发展工业,只要中原地区的生产力能超过历史同期,就算是以后的皇帝继续作死,也没那么容易让人占便宜了。
如果这是画风正常的三国,萧信倒是有十成十的把握,拥有十数万钢甲步兵便可推平一切对手,不需要任何的智谋和操作。
可惜在这个魔幻的三国时空,敌人的实力到底能高到什么地步,实在是一件没有人能打包票的事情。
为了不浪费这一次穿越的机会,他也只能尽可能的把自己掌握的一切都传承下去。
对于潘文这样的士子来说,简单地经济诱惑已经没啥乱用了,追求的都是理想。
这个理想,绝大多数都是留名青史,让后世有无数人能够记住他们的名字。
现在就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潘文毫不客气的行了五体投地之大礼:“多谢公子,吾定当将此书发扬光大。”
sr="https://1.kuangxiangit.om/uploads/hapterimgsnew/998/14310/200728/1595942702-100184977-105722253.jpg" alt='233'>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