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铺垫,他对萧信拿出来的新东西,就对待的更加的认真了,哪怕是大部分都看不懂,还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同样是因为之前的铺垫,他根本就没有询问萧信,这一次的数字和符号到底来自哪里,否则他一定会更加的佩服。
因为和之前不一样,二十六个字母早就由罗马人整理了出来,但是这一次拿出来的数字,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现代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地区公元五世纪以后发明出来,欧洲地区整理和改进之后的产品。
也就是说,萧信这一次拿出来的东西,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被发明,属于真正的假原创了。
虽然内容非常的浅显,也就是从0到9这十个数字,然后就是加减乘除的符号和运算规则。
考虑到方便推广,这篇数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九九乘法表,还有算盘的使用。
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其实中原地区的算盘才是最强的数学运算工具。
这玩意不但学习和使用简单,而且能够应付几十万以内的数字计算,放在古代妥妥的是黑科技产物。
虽然这玩意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不过还要等到之后的盛唐时期才能够被推广开,现在知道的人还不算是很多。
潘文作为汉代大儒,本来就具备一定的算数能力,结合各种注释,很容易就看懂了这本书,顿时拍案叫好。
虽然已经猜到了,可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公子将这本书与我,是否要在下帮助推广开来?”
萧信点了点头:“有了这本算数,在加上之前的汉书,足以让那些孩子完成入门了。”
“有了这样的基础,等到他们长大了之后,便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潘文再一次给萧信五体投地的跪了:“潘文多谢公子厚赐。”
虽然只有一个老师,不过通过指数计算可知,想要把这两门学科普及开来,其实也不是很难。
例如以三十个学生为基础,六年作为一个学习周期,一期淘汰十个不合格的,十个外放去当技术人员,十个留下来当教师。
那么十二年之后,就有一百个老师。。。。三十年后就有十多万个老师,每年毕业的学生以十万计,已经相当可怕了(前提是财政撑得住)。
sr="https://1.kuangxiangit.om/uploads/hapterimgsnew/998/14310/200801/1596281489-100184977-105745061.jpg" alt='算盘'>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