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信也没有贸然扩军,以免对府兵的掌控能力下降,所以他也只是在原来的两百郡兵之中,挑选出一百多个身体素质较好的,再从佃户之中招募了一百多个新兵,搭配着组成了三个大队的府兵,替换掉原来的郡兵之后,就驻扎在郡城之中。
去年生产的钢甲还剩一百多套,今年随着更多的铁匠加入,生产能力的涨幅相当的大,开春就已经有了好几十套,和库存的那些凑一起,倒也刚好够给这些府兵换装,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也能保证郡城以后不出现类似的事。
中原地区也传来了消息,袁绍举大军攻灭了公孙瓒,同时掌握了‘冀、青、幽、并’四州之力,整训出数十万大军,粮草储备更是相当充足,不顾谋臣‘连续作战士兵疲惫’的劝阻,亲率大军讨伐兖、徐两州的曹操,打算消灭这个最大的对手。
萧信虽然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却也没有因此就乱了方寸,他不紧不慢的对这些府兵进行着训练,坚定地打造着属于自己的根基。
得益于某个不可说国度的初中课本明目张胆的教导所有人屠龙术,他清楚的认知到一个国家的统治基础是多么的重要,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一样。
以后你的房子能够盖多高,从你的地基打完之后,就已经注定而不可改了,而一个国家未来的整体性格和最终结局,也由它的统治基础来决定。
这个统治基础,秦汉时代是豪门世家,盛唐时节是军事贵族,大怂则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大夫,明朝则是世袭的卫所兵,大清是铁杆庄稼。
最终,秦汉结束于豪门崛起,盛唐衰败与各路军阀,大怂亡于地盘不断缩减,明朝亡于卫所失去土地,大清亡于不能动铁杆庄稼的利益。
萧信穿越前毕竟只是一个野鸡大学毕业生,不是什么白手起家的天纵奇才,你要让他设计一套全新的政治体系,还得避开所有历史上的坑,他还真没有这个天分和才情,那么就只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模板进行抄袭了。
而这几个模板之中,扣除掉即将被历史淘汰的豪门世家,再扣除掉明显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铁杆庄稼,就只剩下盛唐和大明了---想要玩铁杆庄稼,就得必须压制各式火器的发展,否则‘武功再高,一枪撂倒’还玩个屁。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的卫所其实就承袭了唐朝的府兵,只是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了一下,除了世袭带来的堕落之后,几乎完美---燕王作为统帅边军的塞王,起兵造反的时候只有几百亲卫响应,可见制度控制力多强。
当然了,还是那句老话,制度再强也顶不住对面的间谍来当皇帝啊,朱允炆居然能靠着一手惊天地泣鬼神的微操,硬生生的打输了一场几十万大军对几百护卫的超级大战,把一个刚刚建立的帝国给葬送掉,真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在经过了十几年的思考之后,萧信才终于决定以不世袭的府兵,来作为未来帝国的统治基础。
对外,不世袭的府兵将具备吊打一切的战斗力,不断地和那些边疆蛮族争夺生存空间,未来不至于亡于外族之手。
对内,垂直管辖的府兵,将有效压制地方的贪官污吏,至少能够保证中央不至于成为聋子和瞎子,也能镇压各种邪教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