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秋收,萧信终于回到了阔别几个月的渡口工业区,好好的和老婆和小妾们温存了一下。
虽然他不在,不过出门时候已经怀孕半年的彩霞,还是平安的生下了一个女孩,让他拥有了两个孩子,家里愈发的热闹了。
借助温暖的怀抱,暂时忘却了血腥和暴力之后,萧信才重新开始办起了正事,处理了一下渡口工业区积累下来的文件,了解一下各项进度。
第一个能领奖金的人已经出来了,那是一个叫王小二的木匠,他发明了一种借助蒸汽机旋转的车刀,能够方便的直接把木棍车成标准的圆形。
标枪想要获得足够的准头,就不能偷工减料的用竹子做杆,而是要用加工的很笔挺光滑的木棍,这样才能保证重心适中,受到的气流影响小。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那种大块的木头,直接锯成一根根木棍之后,才慢慢的沿着四条边休整,最后弄成最为圆润的外形,才算是大功告成。
如果让木匠手工制作,那么一天顶多能做几根出来,之前是府兵的数量较少,所以感觉还不是很麻烦,要是将来十多万人,都要配标枪的话。。。
王小二则想到,把要加工的棍子给固定住,再把高速旋转的刨子凑过去,岂不是就能像是那个磨刀机一样,几下刨出一根合格的棍子了?
这件事上,军械局第一次采用了萧信部署下去的流程,那就是先进行了市场调研,确定了木匠确实需要这种自动工具,然后又手动做了几次测试,确定了理论上这个想法有可行性,最后才正式的拨付了研究款项。
钱到账之后,自然也是按照流程,向通用动力订购了蒸汽机,军械局现在也有了自己的高炉,各种零部件完全可以自产自销,所以研发上面的花费倒也不高,反复折腾了三个多月,测试了十多种固定方式之后,就拿出了成果。
看完了报告之后,萧信找来了兵器局的局长李来乐,做出了批示:“报告我看过了,既然他发明的机器这么好用,那奖金就不能省。”
“稍后你就拿着我的手令,去库房那里提一百贯铜钱给他,以后也要多多的鼓励各坊的工匠,像这位王小二好好的学习,争取也拿到奖金。”
“多谢公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来乐真的乐了:“我等下就亲自去办。”
既然人都已经来了,萧信也顺带部署了一点新的任务:“以后,我们用到油漆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总是靠买不是个办法。”
“你让人找商人打听一下,什么地方有那种懂得种树的人,就想办法请几个过来当师傅,在渡口这里也种点漆树,以后自产要方便些。”
“另外就是,有空闲的库房留几间,招人上山多砍点适合造船的大树,先存放起来让它慢慢的阴干,以后我们要用船的地方多了去了。”
这年代没有化工合成的油漆,不过并不代表着就没有油漆可用了,刚好益南这边就生长着一种漆树,产出的天然油脂和树漆非常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