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完财团的事情后,维多利亚公主终于又闲了下来。她又回到了多伦庄园,继续和威廉夫妇在乡下过着慢节奏的休闲生活。
偶尔和欧阳打个电话,关心一下她那边的情况。其他时候不是回德国打理集团生意,就是和希特勒等人交流政府的主要工作。
德国的财团势力在经历了大理石宫事件后已经遭受重创,无力再阻止政府的任何决议,但容克贵族的问题却仿佛在愈演愈烈。
他们阻挠政府的土地改革,也敌视将工业收归国有的政策,也公开在报纸上言论攻击德国政府——“这真的是霍亨索伦的做法吗?”
而关于容克贵族的性质,列宁早就有了一针见血的概括——“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因为容克贵族中绝大部分人都支持霍亨索伦复辟,而现在政府却要没收他们的土地,他们会想不开倒也是正常。但即使他们愿意拥护皇室,维多利亚公主仍然决定对他们下手。
容克对于国家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这样很不利于巩固皇室的权力,为了给自己将来的执政扫清障碍,维多利亚公主指示希特勒和马肯森元帅等人,务必剥夺所有“试图继续对国家事务保持和扩大影响力的阶级敌人以继续干涉国家事务的权力,不论其政治观点如何,亦不论其出身如何”。
在此指令下,德国政府宣布进行农业改革,将逐步取缔所有封建农庄,并着手组织实施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事业的快速发展。
果不其然,这下政府的决定在农村炸了锅,容克农场主们纷纷抵制和阻挠政府的行动。政府派去征地和宣讲政策的工作人员频频被打伤,农民则被威胁不得与政府工作队接触,所以工作进展非常缓慢。
最后不得已,政府派出了军警和宪兵警察将这些乡村容克农场主镇压下去,强行推动了土地改革。
德国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切土地都归国家所有;将原来农庄的农奴解放为自由民,并动员他们加入集体农庄,成为规模农业的工人;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效仿苏联建立村民合作社;生产资料归公和不保留自留地,但允许保留少量的自留禽畜;实行村民小组承包责任制——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其余的余粮按照生产劳动中的贡献程度,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实施按劳分配。
这些措施从根本上铲除了乡村容克存在的土壤,解放了一千多万德国农民。自此之后,乡村容克这一阶级逐渐在德国消亡,而德国政府则通过这些措施清除了一个内敌,德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剧增。
如果以1921年的农业生产指数为1,那么1922年则为1.01,1923年为1.83,1924年则超过了2.5,1925年达到3.22,从而完全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第二项改革则是关于政权的。
德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非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由许多个独立的邦国和州互相结成的松散的联盟,并且不同地区之间的阶级差别也非常明显。虽然自霍亨索伦家族重新上台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但德国的相当大一部分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地方势力手里。
维多利亚公主要求将国家权力都掌握在君主和国家人民党(黑衫社于1922年5月1日正式改组为德意志国家人民党),而不是地方势力的手里,否则德国将仍然处于分裂和软弱落后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