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对于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由于德国的秘密扩军已经接近极限,以至于想再进一步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摆在德国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废除『凡尔赛和约』。
希特勒帮助威廉三世对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和平欺诈,通过施放空洞的宣言、许诺和双边友好条约的和平烟幕来麻痹西方国家,使它们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
希特勒的口才和逼真的演技成功吸引了西方国家的注意,使英国和法国放松了对德国的警惕;另一方面,德国通过周密策划,寻找时机,以便在不致遭到西方国家制裁的情况下,大胆迅速地完全突破『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达到能够公开放手进行扩军的目的。
为了达到目的,希特勒在这个时期里以帝国总理的身份发表了无数次歌颂和平、反对战争的演讲和谈话,还同法国签订了一项双方保证和平进行“萨尔归属公民投票”的协议。
8月,他专门安排接见英国『每日邮报』记者瓦德·普赖斯,宣称德国“对战争造成的恶果比别的任何国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认为,德国当前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同年11月,他会见法国议员、退伍军人协会主席让·戈埃,大谈“你和我”都是参加过上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战争的无益与恐怖”;并且说德国正在忙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根本抽不出时间和力量准备战争。
在之后,1935年元旦进行的萨尔区公投决定回归德国后,希特勒更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德国对法国再没有别的领土要求了”。潜台词中暗示着德国甚至连过去一直强调要收回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领土要求都将放弃,“以确保法国与德国的长久和平”。
这些宽容、和解与理智的甜言蜜语,自然使得本来就想通过某些让步来绥靖德国的英法两国领导人沉浸于和平的迷雾之中。在这种乐观和“友善”的气氛中,英法政府一起于2月初向德国正式提出,以同意德国“军备平等”来换取希特勒同意缔结东方公约的“全面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给了德国突破『凡尔赛和约』限制而公开扩军的一定自由,这是希特勒表示欢迎的。但维多利亚公主并不满意,因为德国的扩军仍要受到同法国“军备平等”的限制,而且缔结一项集体安全的东方公约,会使德国对外扩张的行动受到束缚,这是维多利亚公主所绝对不能同意的。
由于英法两国在缔结东方公约和给予德国“军备平等”的问题上都存在着分歧,维多利亚公主便决定从中加以利用。
2月14日,她对英法的“全面解决”方案作了一个含糊其词的答复,然后建议在举行总的会谈之前先进行双边谈判,邀请英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前来柏林访问。西蒙欣然同意,双方商定3月7日在柏林会晤。
恰恰在这时候,英国公布了它的年度国防白皮书,内中谈到基于德国正在大规模重整军备的事实,英国也必须适当地增加自己的军备。
维多利亚公主对此深感恼火,于是德国外交部通知英国政府:“公主殿下患了重感冒”。于是,西蒙的柏林之行只好延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法国为了弥补因欧战死亡和生育减少所造成的适龄应征人数不足,通过了把军队服役期限从18个月延长到两年的新征兵法令。
希特勒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以法国和英国进行扩军为借口,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由于此举事关重大,希特勒首先放出了一个试探性的气球来探测协约国的决心。
3月10日,赫尔曼·戈林接见英国『每日邮报』记者瓦德·普赖斯,告诉他“德国已经有了一支空军”(这虽然已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但却是被『凡尔赛和约』所明令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