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德意志!”维多利亚公主抬起右臂,“恢复第二帝国的荣光,是我们每一个德意志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万岁,德意志!”
“为了全体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谋取我们阳光下的土地。”
“万岁,阳光下的土地!”
“有皇帝陛下指引着我们,德意志在何方?!”
“德意志在这里!”
“很好。”
维多利亚公主非常满意,经过莱茵兰的冒险后,德国人的冒险和民族主义情绪再度被调动起来。她又抛出了“大日耳曼计划”,提出要建立一个横跨欧洲大陆的“大日耳曼帝国”:
德国将向东方扩张,将势力范围推广到乌拉尔山和中亚一带,北界是北冰洋,南界则是世界的心脏——温暖的印度洋和波斯湾地区。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这个计划在德国民间占据了市场,德国俨然成为了继拿破仑法国后,第二个做起“天然疆界”美梦的国家。
然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大欧洲计划”只是一个干扰和麻痹西方国家的烟幕弹,目的只是要让所有人都以为,德国会把扩张方向选在东方。
而且看上去,德国的确有向东方扩张的理由:西欧物产贫瘠,东方地大物博,对于急缺资源的德国来说,打东欧肯定比西欧能获取更多的资源。
好吧,那就姑且认为是这样吧。
起码英法美等国都是这么认为的,要这么认为倒也无伤大雅。
接下来,德国开始了新的计划——它把目光瞄向了奥地利。
奥地利这个国家非常有意思,它“自古以来”就是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不仅哈布斯堡的血统和霍亨索伦血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民间也认为自己不是奥地利人,而是德意志人的也大有人在。
普奥战争奥地利战败后,虽然奥地利被俾斯麦从德意志邦联里踢出去了,但人家归根结底还是日耳曼人,肯定比其他国家亲德。欧战中奥匈帝国能和德国并肩作战,而不是和意大利人共同作战,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德国就把主意打在了这个“本是同根生”的小国家身上了。
正好现在奥地利还没有摆脱凡尔赛体系和『特里农亚条约』的约束,国内的经济不景气,民间普遍对软弱无能的现政府不满。
黑衫社向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的渗透也就是为了大造舆论,为德国最终吞并它们做好准备。
首先,黑衫社煽动那些失业工人,让他们思考是谁造成了他们的失业,再让他们看看德国是怎么摆脱经济危机的。
看看,我们的德国同胞的生活多好,不仅有工作和良好的福利体系,节假日还能坐私人游艇去北非度假。这么一对比,心理落差自然就出来了不是?
所以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