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德国的命脉(第2页)
苏芬战争的爆发也帮了德国人一把。因为比萨拉比亚问题,罗马尼亚非常害怕自己成为苏联下一个祭旗的对象,急于取得武器装备自卫的它开始打破中立,倒向了德国。
1939年底,罗马尼亚首相扬·安东内斯库向德国保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罗马尼亚每个月都将向德国出售不少于13万吨石油,条件是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武器装备。
然而,罗马尼亚的屈服不但没有获得德国的减压,反而变本加厉。次年夏天,波兰战役开始后,德国以停止供应武器相威胁,要求罗马尼亚必须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德国供油。
1940年秋季,罗马尼亚用25万吨石油换取了德国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缴获的武器装备。而随着德军在西线的连连取胜,越来越惧怕德国的罗马尼亚国王甚至开始强迫境内的外国石油公司每个月向德国人提供5-10万吨石油。
除了用经济和军事威胁罗马尼亚外,苏联和中国是德国绕过英法能源封锁的另外两个突破口。在1937年,苏德两国签订『苏德波兰密约』后,当年德国就从苏联获得100万吨石油。
中国则在『中德协约』签订后一直与德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当其境内的青海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出油后,德国转而每年从中国进口50-80万吨石油。
不仅如此,苏联和中国还帮助德国从第三国购买它需要的战略资源。仅1940年,苏、中两国就分别向德国转运了225149吨和141176吨原料物资。
毫无疑问,英法两国对于苏德、中德之间的合作大为光火。
苏芬战争爆发后,英国首先停止了对苏贸易,然后又向日本提出,在英国在华利益得到日本“特殊保障”的情况下,英国将不会干涉日本的任何行为。
此时正是中日全面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日军刚刚占领海南本岛,准备登陆雷州半岛,切断中华民国海军退往北部湾的最后通道。
在此敏感时期,中国正急需国外进口的战略物资和向外出口换取外汇,英国和法国却先后关闭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列城公路和滇越铁路四大国府交通命脉,切断国府通往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最后生命线,明眼人都知道它们意欲何为。
不仅如此,英法甚至还设想过,在必要时刻将炸毁苏联的高加索油田。甘末林上将甚至说过:“在必要时刻摧毁高加索油田,不仅可以使德国失去俄国的石油供应,也可以使俄国本身陷入缺乏石油的危险境地。”
不过幸好,土耳其拒绝为英法两国提供空军基地,这个丧心病狂的计划才最终没有实施。
除了从盟友处进口石油,德国还努力发展本国的煤制油工业。自1927年9月,符滕堡州士瓦本合成液体燃料工厂建成投产以来,德国已陆续投产了18个液化氢裂解制油工厂,年产合成燃油550万吨,消耗煤炭1660万吨。
这些工厂大多数建在产煤的鲁尔区,虽然维多利亚公主更希望把它们建在远离法德边境的德国中部,但最后还是放在了靠近国界线的地区,这让维多利亚公主和德国军方都很担心这些工厂在战时的安全性。
不过戈林胸有成竹地表示小菜一碟:“只要能给空军足额的燃油,我敢保证,一颗英国人的炸弹也落不到鲁尔。如果掉下来了,我就不叫戈林了,你们随便叫我什么都可以,比如迈耶。”
德国的石油博弈自始至终都贯彻了战争的主旋律,在德意志战车的复仇战争中,它将再次改写战争的最终走向,从更深远的层面影响和左右未来时代的格局。
而无论是施佩尔、魏格纳、邓尼茨,还是戈林、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亦还是希特勒或者维多利亚公主本人,都身处这场博弈的风口浪尖上。
而这些人都明白,德国打破英法两国石油封锁的第一步,是先解决罗马尼亚这个墙头草。
………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