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传来了引擎的声音。
哈得罗上士抬起头,看到两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从东方飞来。
“嘿——!”
一名战士兴奋地跳了起来,向着它们,用力地将双臂挥舞到自己的头顶。
在他的身后,两个战友适时地展开了一面德意志帝国的黑-白-红三色国旗。
两架斯图卡显然看到了地面上的友军国旗,它们降低了高度,并且左右摇摆机翼,向这群坚守在阵地的友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接着,更多的轰炸机、侦察机和战斗机飞过天空。地面上的战士们抬起头,眯起眼睛,注视着遮天蔽日的机群。
再过四个小时,太阳就要下沉到地平线之下了。
但就是此时,一架侦察机却通过无线电给哈得罗上士带来了个糟糕透顶的消息:一大波波兰地面部队正向他们所在的位置奔来,兵力起码有1200人。
哈得罗上士还以为是侦察机看错了,他觉得那或许是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
但侦察机言之凿凿,对方就是波兰军队。
一千两百人,起码是一个团的规模。哈得罗上士询问侦察机,波军有没有装甲目标。
对方回答说,只发现四辆装甲车和一辆玛蒂尔达,除此之外,没有再发现更多的装甲目标。
当然,那2门75毫米步兵炮和3门37毫米反坦克炮显然不在此列。
毫无疑问,这支部队是从波兰西部防线上败退下来的,甚至可能德军就在它的后方不远处。
其实不然,这个团是奉命来夺回图叶哈尼大桥的,而之所以得知大桥在德国人手里,当然也是因为他们的友军——梅罗耶维奇上尉也用无线电报告了他的上级。
哈得罗上士头痛不已,整整一个步兵团的兵力,该怎么阻止对方的前进?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吧。
但是发牢骚并不能打退波兰人,发完牢骚,还是要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
哈得罗上士咬咬牙,命令瓦尔特中士把两门重迫击炮也拉到桥东来,集中部署。同时现有的防御阵地也大多放弃,所有的人员和装备全部集中在桥西的桥头堡。
紧贴着铁路的路基两侧,第一孔桥洞前的坡后,瓦尔特中士把他仅有的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安排在了这里。每挺机枪都有三名士兵前出掩护正面、两人掩护侧翼,并且得到了冲锋枪的加强,这样就组成了一个紧凑,而且还可以随时转移的桥头堡机枪阵地。
对方虽然只有一辆坦克,可德军丝毫不敢怠慢,他们把所有的沙袋都堆在了机枪阵地前,祈祷这些沙袋能给他们一个可以依靠的屏障。
至于桥东的两挺捷克式也调整了下阵位,它们被移动到河堤的后面,机枪手只露出一个头,就可以封锁沿托比埃博河两侧进攻的波军,掩护桥西桥头的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