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清川桥上的战火硝烟不同。
在安城里,刚刚尝试过内功美妙滋味的千叶公主最近整夜整夜的都在修炼内功。
甚至对这种力量不断变强的感觉有点痴迷。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人睡。
如果李玉抱着她睡的话,她肯定不会练功的。
她会打爆李玉狗头。
嗯,虽然最可能的打不爆,然后后面被李玉啪啪作响,但这样也好啊。
至少比一个人看春日百解这种书来的有意思。
反正她现在反抗不了。
事实上那本书她一个人都快翻烂了,但就是,
“没实践机会。”
233,千叶都不知道李玉是怎么忍住的。
毕竟已经两年了啊。
千叶公主看着空空的房间,低下了头,穿着薄薄的春衣,然后站在镜子面前,突然有些忧郁。
“两年,两年,又两年,再过两年我都十八岁了啊。”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空守闺房,一个人度过自己女人最青春,最美好的年华,然后在韶华之中慢慢老去。
少女的心思谁又知道呢。
毕竟这时候,她都没得到李玉欢心,她老了拿什么和年轻漂亮的姑娘争呢?
到时候被完全遗忘,无人问津,孤独终老,最后病死在床上,慢慢等待死亡的恐惧。
谁又能理解呢?
如果李玉把她赶出去,她一个人又要怎么在乱世里活下去呢?
靠武功吗?
大概也只能靠武功了。
拿出一把剑,想象着以后武功修炼有成,打败李玉之后,让李玉跪在新罗城下,对她父母叩首。
最后抱着李玉的尸体,两人一起穿着大红的婚衣,在棺材里相伴永远,千叶公主觉得,这大概是她最好的结局。
谁要她嫁给李玉呢。
练完内功,知道自己已经修炼到今天的极限,千叶公主打开门,打算继续在庭院练剑。
接着她就发现远处冒起了很大的烟雾。
仿佛那里烧着了大火。
非常大的大火。
于是想起了不好的东西,问了问旁边的两位嬷嬷。
嬷嬷说,是城外,于是千叶公主出了府,打算去城外看看,接着她就看见了满城的人。
这些人拖家带口,一个个挤在城内,在士兵的组织下,喝着只有几粒米的薄粥,问起从哪来,他们说从平安北道来。
那里已经被辽军占领了。
虽然还有城池堡垒在据守,但是那些城池已经成了孤城。
辽军从鸭绿江度过河,遇上城池先试着攻打,攻打不下就派一小部分军队往城里射箭,然后绕过城池,继续前进。
一路放纵胡骑,四出军营,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以至于那边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千叶公主听着这些人说着带新罗口音的语言,说着平安北道的惨状,突然眼睛有些酸。
尤其是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母亲为了给女儿喝上一碗粥,不惜用手去盛,被热粥烫得双手发红之后,她更是忍不住了。
于是拿出身上的钱财,给像那位母亲一样没带碗的人买了些油纸,教他们怎么用油纸盛粥,然后又给这些人买了些米,然后让那些士兵多煮些粥。
而士兵看到这位李少将军的夫人发善心,自然不会不答应。
事实上,李少将军的事迹政委每天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