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看热闹的人,也跟着纸鹤的方向散去大半。门前等了许久的娇杏这才有机会进来。她生着鹅蛋脸,虽然不是十分美丽但看着也有一番动人之处,齐额的刘海遮着前额,乖巧的站在封氏身后。
蒋玉菡出门要了一壶热水,给先前说得口舌干燥的夏筝满上,也为封氏斟上一壶。
封氏手腕上缠着一串佛珠,一共一百零八粒珠子,顺着她瘦成芦杆的手腕缠下,空荡荡的袖口可见缠至手肘处。她心里忧急显露于外,眼睛紧盯着门外。
留守的捕快,一左一右站在门口,剩下来这些人,见里面没有动静,也纷纷回到大堂里。
夏筝润了润嗓子,这才觉得舒服些,她看也不看袁子衿,微闭上眼睛,嘴唇微动,似乎在默念道经。
封氏见状,肚子里再多的话,也只能搁下。あ七^八中文ヤ~⑧~1~ωωω.7\8z*w.còм <首发、域名、请记住
“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封氏回头,提高了声音:“菩萨,您说什么?等得夫君找回了英莲,这劫可不就解了。”
夏筝暗自运气,红润的脸上,陡然失去血气,她眉间微蹙;“这是一道复命箴言。”
“可是我家英莲?”
见到夏筝摇头,封氏略略松气。
“这是你家内的箴言。”
“那……”,封氏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没见过多大的世面,如今夫君不在身边更是慌乱,“可是因为老爷出去会遇见危险。”
夏筝直接盯住她的眼睛:“地陷东南之处,本为当年共工祝融交战所致,苏州于其东南,乃是祝融主方战场,百里金焰,火浪不知席卷生灵无数。”
封氏听得两眼茫然。
夏筝微微一笑,“如今正是此战后两万年,十里街清仁巷乃是祝融扎营所在,不至一月必生火害。”
封氏只觉得她的眼睛像大块黑色的磁石,将她的思绪茫茫然间坠入其中。
夏筝此话并未闭人,留神此处的人不少,立时便掀起一阵喧哗。
时人拜佛求神,多为内心欲望趋引,少女为夫郎,读书人为功名,妇人为子女,贫困者为财富……但事实确为愿望为真者少,失落者多,然凡间庙宇然来香客,仍络绎不绝。
若逢大灾,便是砸庙毁佛之时。
简单说就是:我有钱之时,愿意花些香火钱听你哄我。我无钱之时,好听的话又有什么用?
所以世间巫道者多舌灿莲花,目之所及皆为笑语嫣然,耳之所闻皆让人舒心神畅。
封氏心急:“那这样可如何是好?”
夏筝却没有多言,转而说:“人祸火劫外,你家中还有小人。”
封氏:“家中仆人都伴了多年,皆无二心。”
夏筝:“何曾说是你家中人,常入你家亦然。”
“那……”,封氏迟疑一瞬,“便是住在小葫芦庙内,与老爷这些时日走得极近的贾先生。”
若论红楼中她最讨厌的人物,贾雨村不是榜首也在前三。世上时运不济者众多,但如他般一朝翻身,为附功名推恩人之女入火坑的人确是少见。
读书人最重要便是名声,这样人的名声毁了也算替天行道。
夏筝;“我幼时学玄术,至今五十余年。”说完这句低咳一声,蒋玉菡适时倒上热水。啜饮小口继续道,“世上之人众多,命里各不相同。夫人可知杜鹃鸟?”
封氏点头。
“杜鹃此鸟还有一特性,它们喜欢将鸟蛋产在其它鸟的窝内,等到孵化为了争夺食物,它们会将那鸟本来的孩子推下树摔死,那鸟也会继续将杜鹃视如亲子。”
她最多只看过些杜鹃鸟的诗词,哪里知道这些。闻言忍不住往身后缩了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