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和孔家的交情,可追溯到夏准的太爷爷那辈,两人同朝为官,年岁相仿,政见相合,官职相当,又都是云阳省出去的老乡,自然有着不错的交情,在朝堂上守望相助,互相扶持。
到了夏准的爷爷和孔绪这辈,因为父辈的交情,两府往来频繁,夏老爷子和孔绪自幼相识,情同手足,婚后两府的夫人先后怀孕,直接定下了儿女亲事,谁知夏大帅这辈,两家都只得了男丁,婚约才落在夏准和孔明珠身上。
后来,朝堂愈发混乱,孔绪见势不妙,急流勇退,辞官归故里,约束着家人安心在家做学问,也因此,前朝覆灭和后来的战乱都没有给孔家造成太大的影响,如今的孔家人丁兴旺,依旧繁荣。
而夏老爷子虽也看出朝堂顽疴,却坚持出仕想要改变这一切,可那时候朝廷的弊端早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奸臣当道,皇权旁落,夏老爷子这样的忠臣反而没有容身之处。
从朝廷名存实亡到王朝彻底覆灭再到新政府建立,一直坚持出仕救国的夏家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曾经繁华的庞大家族,只有夏大帅这支尚存,却也饱受打压,人丁凋零。
直到后来,新政府成立,却因当权者错误的决策,导致各地军阀并起,而依旧被当地官员针对的夏大帅在这时候,当机立断起兵,用夏家最后的底蕴成立夏家军,并逐渐发展壮大成如今国内有数的军阀势力。
虽说孔夏两家后来的发展路线完全不同,可夏家军刚刚成立那段最困难的时候,孔家却在暗中提供金银无数,才让夏家军撑下来,夏夫人还曾代替不得空的丈夫亲自前往孔家道谢,这才有了行踪泄露遭遇追杀被阮玉棠所救一事。
可以说,如果没有孔家当初的钱财支持,夏家军能不能保存下来都是个未知数,也因此,孔夏两家的交情一直没有断过,夏大帅感念孔绪当初的恩情,这些年夏家发展起来后对孔家一直非常照拂有加。
虽说孔明珠的逃婚让夏准颜面大失,可因为有着这样的交情在,夏家虽然恼怒却没有与孔家翻脸,夏准也没有主动上孔家退亲,而是等孔家主动来退亲。
谁都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两家的婚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继续,孔明珠的行为已经让孔家清誉扫地,夏准这时候再上门退亲,除了让孔家更加难堪外,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如此,倒不是把退亲这件事交给孔家来提,最终的结果不变,孔家也能给自己扯块遮羞布,虽说这块遮羞布一戳就破几近于透明,好歹聊胜于无。
谁知道,那场半途而废的婚礼后,孔绪拉着夏大帅的手痛哭流涕反复念叨孔家对不起夏家,孔恒松四个也跟着坐在旁边神色羞惭,却对于退亲之事,却无人提起哪怕一个字,对于夏准的暗示也全装听不懂。
察觉到孔家的装糊涂后,夏准立刻便派出人去盯着孔家,于是,孔家想让孔明月来顶替孔明珠的婚约,孔明珠突然归来想要再嫁入夏家这些消息,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夏准的手中。
作为统帅一方的军阀,夏准从来都不是任人拿捏的性格,倘若孔家主动退掉他与孔明珠的婚约,两家人再坐下来商量他与孔明月的婚约,看在孔家当年对夏家军的恩情上,他会答应下来。
毕竟对于夏准而言,他的心思几乎完全都放在了扩张夏家军的势力,一统天下这样的大事上,儿女情长从来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对于谁做自己的妻子,他并不是特别在意,孔明珠和孔明月,在他心底并没有多少区别。
可孔家压根没有和夏家通气,丝毫不顾他的想法就要塞人过来,这般吃准了他的作态,却是让夏准极为不喜,因此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想要拒绝,只是因为孔家还没有把事情摆到明面上来,他也不好提前表态。
而根据夏准收到的消息,此事虽是孔绪的主张,但孔明月的母亲和她本人都对此事极为反对,这也是孔家至今没有来找他说此事的原因,这让夏准对柳氏和孔明月好感大涨。78中文首发 https://www.78zw.com https://m.78zw.com
这份好感当然不至于让夏准生出娶孔明月的念头,但却足以让向来不爱管闲事的夏准,在得知孔明珠计划毁掉孔明月的名声时,提前给柳氏打了声招呼,随手就毁去孔明珠的布置。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孔明珠彻底惹怒了他,让他这般刻意针对她的原因在。
夏准从来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自觉对孔明珠已经足够容忍,在她逃婚后,既没有对她做什么也没有迁怒孔家,已经是仁至义尽。
可孔明珠似乎把他的容忍当成软弱,已经做出逃婚这样让他沦为凤仪城百姓茶余饭后谈资的事,转脸却摆出副与自己情深似海一定要嫁入夏家的面孔,让夏准说不出的膈应与恶心。
虽说夏家在夏准出生前就转为军阀,可夏父从小接受的是夏老爷子的文人教育,夏准受夏父影响,行事坦荡颇有君子之风,从来不是那种会和女子斤斤计较的人。
可这一次,他实在被孔明珠恶心坏了,戳破她的计划给她找点麻烦事,就当给自己出出气了。不过,也正是因为有孔明珠的刺激,让原本打算慢慢筹谋布局的夏准,迅速将此事禀明夏大帅,第一时间找了媒人去阮家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