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认可了阿次的计划,这的确是个更长远的考虑。上级甚至有想法让这个杨慕次的工作重心从地下工作转到经济战场上,党不缺忠诚的战士,但是很缺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只是这个想法暂时还不能实现,因为现在的情况也不容许杨慕次的撤出,日军对根据地的几次大扫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根据地现在急需要各种物资帮助重建及维持百姓生活,更重要的是需要尽快掌握下一次敌人扫荡的情报,这情报就在影佐这里,他是汪伪政府的最高军事顾问。
南京和上海的地下党同志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可是外围的情报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地需要更准确的情报,潜伏在76号的地下党已经传出了消息,日军近期会有大行动,可是具体是什么行动无法得知,因为这已经超出了76号自身的权限。
接到任务的俞晓江皱紧了眉头,他们之中只有阿初真正见过影佐,可是这个任务无论如何不可能让阿初去完成,不仅仅是阿次不会同意,从任务的本身而言也不是阿初能完成的,俞晓江想到了小野,或许还是要从小野入手。
“这不可能。”不用问光看晓江的神情变化,阿次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阿次,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直接接触影佐太危险了,而且我们也没有办法接近影佐,而小野……”俞晓江的话没说完,就给阿次打断了,“我说了这不可能!”阿次的语气中有些火,他不能接受让晓江再次为了任务去接近小野。
“阿次,这不是赌气的时候。”晓江走了过来,坐到了阿次的身边,她明白阿次的想法,“阿次,我们必须先完成任务。”说着轻轻地握住了阿次的手。
“晓江,我不是在赌气,虽然我是很不高兴那个小野看你的眼神,”这还是阿次第一次流露出他会吃醋,晓江偷偷乐了,“可是从小野入手是真的不行,因为小野这里不会有这样的情报。”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晓江很讶异。
“对根据地的扫荡是整个华东地区的军事部署,而小野只是负责上海地区的安防的,这样的军事计划是不会散发到他这个级别的,因为这样知道军事计划的人就会太多,日本人的保密工作没有这么差。而影佐是中国最高军事顾问,他是有机会参与制定计划的,因为扫荡需要汪伪政府的伪军配合,我想上海这个地方或许只有影佐才能接触这样的计划,剩下的可能就是南京汪伪政府的少数几个人了。所以如果要找情报,必须接近影佐。”为什么阿次每次的分析都那么准确?俞晓江多希望阿次错一次,可是她心中知道这回阿次又是对的。她沉默了。
“晓江,我知道你担心我或者阿初面对影佐,我和阿初也想过要尽量避开这个人,毕竟我和阿初也会出错,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不仅不能避,还要主动迎上去。说实话,我也很担心。”在晓江面前,阿次不用再伪装自己了,是人都是有软弱的时候,尤其是在自己的亲人面前,不用装是件很幸福的事。^
“那你打算告诉阿初吗?”
“我会告诉大哥,因为我们现在都清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近卫自从上次见过影佐后,似乎有意无意的在躲着荣初,他很矛盾,他甚至曾经想过,如果不是战争或者不是国籍不同,他会和荣初成为最好的朋友的。
医院里和荣初最亲近的就是夏主任了,这个夏主任也是个医术很好的医生,他和荒田是同行,这个人少了荣初的儒雅之气,可是却多了些精明的感觉,喜欢和人开玩笑,偶尔也爱挖苦人,但是从来不过分。对他们几个人也是客气周到,但绝不亲近。荣初不在医院的时间比较多,都是这个夏主任在管着医院的大小事务,似乎荣院长有些依赖这个夏主任。
看不出这个夏主任有什么不妥,唯一有些奇怪的就是有个络腮胡子的大个子常常来找他看病,可是据近卫的观察,这个大个子应该没有生什么病?近卫在特高课不是白混的,他注意到了雪狼。
这不是跃春的疏忽,因为现在二、三组的工作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而他现在又在阿初的身边,除了雪狼是了解阿次和阿初的身份外,其他的同志是不知道的,所以很多情报和工作都需要通过雪狼去安排,这样就不可避免的接触的就多了。虽然跃春心中也明白这样密集的接触一定是有问题的,可是现在的情况又容不得他去找更安全的通道。为了确保阿初和阿次的互换,跃春必须常常呆在医院中,所以只能让雪狼来找他。
跃春非常渴望组织上能再派一个领导过来,他不是怕责任太重,而是他担心这样的交叉管理一定存在着漏洞,一旦被抓住,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阿次现在首先要想的是如何向苏浙皖根据地运送物资,这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根据地,相当于是插在日军的心脏上的一把刀,日军从1938年开始就对该地区进行了很多次的扫荡,皆被新四军瓦解,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日军的力量,并提升了当地百姓抗日的士气,可是经过多次的扫荡,根据地的物资极为紧缺。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上海地下党的支持就义不容辞了。
阿次像一个排兵布阵的将军,这两天一直在研究江浙一带的地图,在很多地方做了标注,物资对于现在的阿次而言,要收集并不是太难,上次存放在银行保险库的药和一直以来没有中断的黑市收购,货源已经有了保证,加上最近荣氏出手收购的工厂,很多就是生产日常生活用品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运出上海?运往哪个地点是最安全的?
太湖?不行,这里是日军重点监控区域,兵家必争之地。
苏州?也不行,离上海太近,万一走漏了消息,日军的机动部队不用半天就能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