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是不要,而是有更好哒!
闭着眼装睡的杨小米,呼吸微微变了变,耳朵也轻轻抖了抖。
不知道,佛教圣女价值几何?
听老爹这个意思,现在道教中兴,信陡颇多,香油钱肯定比势弱的佛教足。按照流量法则,当然是道教更得利。
不过,这两字前面的内容均可忽略不计。
古往今来,政策是王道,要是反政行事肯定会落得个一朝鸡飞蛋打的果,哭爹叫娘都没用。只有跟着政策走,才是长远之道,真王大道。
显然大启朝有护国寺,却没有护国观。佛教在上头的圣人心目才是正统,那歪风邪气的牛鼻子老道们撞出再大的天地,也没有正统的出身,野路子走多了总会撞到鬼。
可是,上面的一切也是个白瞎。
人家佛教没请她当圣女,她哪来的贯贯钱赚?
哎,还是睡吧!
杨小米的身体还是个娃,正是长身体需要多睡觉的时候,很快打起了小呼噜。
夫妻两见着女儿熟睡的模样,都是会心一笑。
李氏才道出李执的事。
杨清林听罢,道,“即那位小郎君如此保证,我们等着便是。”
李氏问,“林郎,你看我们要不要搬到镇上去。马先生已经问过我几次,说帮我们已经相看好了几间不错的宅院,等你回来拿主意。我寻思着,乡里头这个气氛,实是不适合米丫再继续待着,就怕……”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杨小米才五岁,便能救人于生死,拿出那等世间未寻的奇特宝物来,觊觎之人怕是也与他们夫妇一般,夜难成寐了。
杨清林摇摇头,“现在待在村子里,仍是比镇上安全些。”
村子上,以他一介举人的身份,已经临架于村长之上。惯来是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说话才有威信。换了镇上,高门大户官老爷随便出来一个,也能压倒他们小小杨家。
“回头用我的禄米,把田家宅子买下,再让马叔帮咱们挑些老实忠厚的仆婢。把那些粗重活儿拣了去,你和王嬷嬷也好松快些,也有时间看着米丫,管收田租便好。族老那边还要送几个壮仆来,正好帮咱们看家护院、耕田种地。柏哥儿也不用再下田了,我回来时……”
夫妇两商量到半夜,方才说完了家事,熄灯歇下。
……
杨清林回来后,杨家便有了一番新变化。
先是家里的访客多了。
族老隔日便带了一群男女上门,有成年壮汉,也有服帖的小娘子,说是给杨家做仆婢,且还自带田地果园,以后所有的收成都是杨家的。
杨小米听了之后,简直大瞪眼儿。
万贯钱飞了,却招来了免费劳力和田园,居然有这等好事儿?
她直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转眼就看到亲爹施施然地就把那些人和地都收下了,半点儿不带客气的。
她就不解了,这样收族老的人情,不怕族老回头又拿乔逼她提前去当圣女嘛?
杨竞柏听到妹妹的疑惑,哈哈直乐,解释道。
“米丫儿,你可知道寻常人的赋税有多重?那些人起早贪黑地耕种,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陈尚可,若遇到旱涝虫灾那就是颗粒无收,只得卖儿卖女才能缴上税赋,否则就是千里流放,离乡背景。”
“这个与咱爹收人家的人和田地,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咱爹自从考上秀才之后,咱家就免去了赋税和徭役。在咱们家的手实上,咱们一家五口,还有王嬷嬷,小桔子,原来雇的两个长工,都不用纳税服役了。你可不知道,当初咱家要招长工时,多少人挤破了头想来。”
说话间,小小少年昂着下巴,眼中的得意和自傲可见一斑。平日在村中,说话做事儿都比那些普通的农家子弟有份量,只要他一招呼,就能唤来一堆人帮忙。
“秀才的出身,可免一家税役。现在爹成了举人,按大启律例,可以收更多的仆役。若是仆役带有田产,写入咱们家的手实之后,这些人也免去了税役。你看到爹跟他们签了租子的契约了吗?从此以后,他们只需要向咱家交一点租子,帮咱们家干点家务活儿什么的,比起税役那可是轻松不知多少倍。
过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变成村上的富农,若是子弟争气,考上个秀才功名的话,一家子就算熬到头儿了。到时候,他们可以与我家解除雇佣关系,拿回他们的田地,过自己的自由日子去了。”
PS:手实就是现代的户口本。
杨小米是真的大开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