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冬天,虎啸堂都在大兴土木,建造城墙、建造客栈,没有人是闲着的。
临近年关的时候,虎啸堂迎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
“枫哥,外面来了几个人,自称是附近的百姓,过来交税的。”一个虎啸堂弟子进来报告。
“交税?”陈枫放下手中的账本,感觉有点懵,他怀疑是不是对方走错地方了。
“没错,他们是这么说的,还拉了两大车粮食过来,我们检查了,都是好粮食。”
“这倒是稀奇了,带他们进来。”
陈枫放好账本,他倒想看看,这些人想搞什么名堂。
陈枫端坐在聚义厅中央的太师椅上,不一会,虎啸堂弟子领着两个年轻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那两个年轻人大约二十岁左右,紧紧跟在老人后面,大气都不敢喘。
“老朽见过大当家。”
老人颤巍巍的给陈枫行礼,如今可是进了土匪窝,说不怕那是假的,他尽量让自己看上去镇定一些。
“不用那么多礼,听说,你们要给我交税?为什么?”
陈枫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别人都希望不要交税,而现在这几个人,却主动给土匪交税,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大当家容禀,事情是这样的……”
老人详细的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原来,这几人是黄家庄的附近的乡民。
自从黄家庄被灭掉之后,原属于黄淮仁的大片良田,就成了无主之物,好好的良田都长了草。
刚开始,这些乡民还怕黄天勇会回来收掉土地,所以没人敢去碰这些良田。
但是后来,由于天灾频发,靠他们手里那点田地根本就养活不了自己。
有些人选择逃荒去了,但是留下来的人,则铤而走险,把黄家庄的良田给私自耕种了。
事实证明,只要没人收税,没人抢粮,在田地充足的情况下,就算碰到一些天灾,这些乡民也能养活自己。
有了粮之后,自然就怕被人抢,而强大的虎啸堂,无疑被这些乡民当成了最大的威胁。
打是打不过的,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跟虎啸堂打。
但是,他们又怕虎啸堂某天突然来抢粮,到时候,不仅粮食会被抢走,人也肯定会死很多。
所以他们左想右想,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聪明绝顶的主意:主动给虎啸堂交税。
虽然土匪一般都不太讲道理,即便交了税,也未必会放过他们,但是起码比不交税肯定好得多了。
所以附近的乡民一合计,把除必备口粮之外的所有粮食,都装上了车,选了三个人去给虎啸堂交粮。
来之前,这三人都做好了妥善的准备,如果他们被土匪杀了,那么他们的家人会由其他乡民共同抚养。
只是他们没想到,虎啸堂这么大一股土匪,大当家的居然是个十八岁的青年,看上去也并不是凶神恶煞。
另外一个就是军师李常安,他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对读书人还是比较尊敬的,如果不是在这个地方,根本没人会把他与土匪联系在一起。
另外,虎啸谷里面广阔的耕地,还有众多的普通百姓,也让他们感到安心。
这伙土匪,跟想象中的真不一样。
“我明白了。”
陈枫听完他的讲述,心里却有了另外一条计划:能不能趁这个机会,把红薯土豆推广出去?
他仔细的思索了一下,现在这个地方,因为灾荒、土匪众多等关系,已经没有官府下来收税了。
如果他能把红薯土豆推广出去,然后向这些百姓收取一定的赋税,那么不仅这些百姓能吃饱,而且虎啸堂也能更快的壮大。
至于不收税?别逗了,虎啸堂并不是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