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用镊子从画作上揭下来一张不到一毫米厚的画,长度、宽度、内容都与清明上河图相差无几。
下面的人都见鬼了的表情,纷纷朝前凑去。
但,能近前的只有第一排的人,也被拍卖师阻挡在一米开外。
周志用夹子将薄画夹住,让旁边的几个模特拿着。
然后,周志继续用小火烤桌子上的画作。
画作要被烧着的样子时,周志把醋泼在了上面。
“呲溜!”醋在画作上翻滚,蒸发。
等画卷的温度降下来后来,周志又用镊子捏起一副与第一张同样薄的画。
“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江河瞬间就明白了:“有人在真正的清明上河图上,覆盖了两张足够薄的仿图和假图,因为足够薄,三幅图重叠在了一起,而那些细微的差别,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么做的人,简直是巧夺天工!”
“那人的画技已经炉火纯青,我更佩服他的胆子!
哪怕在北宋年间,清明上河图都是国宝,但凡爱画之人都生怕伤到名画分毫,而那人却在真画上临摹,在将仿品与真画粘在一起,哪怕有一点墨汁渗进去,真画就废了!”
白胜的脸上写满了震惊。
郭凡却说道:“不会,那人在真画与仿品之间还放了一层隔膜!”
众人随着郭凡的目光看去,只见周志让模特把桌子上的画也举了起来。
“正如你们所见,这就是我说的这幅画有真,有假,还有仿,真画上还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我就不把它取下来了,请各位大师鉴定!”
周志站到了一旁,把中间的位置让了出来。
白胜、姜鹤、廖绍飞、郭凡四人忍不住走了过去。
白胜直接看向了,“不错,这幅画的确是真正的清明的上河图遗失的部分!
多少年了,终于能见到清明上河图本来的面目了!”
忽然,白胜眉头紧皱,仔仔细细的盯着最下面的那副画看了许久,忽然有把目光移到了最上面的图上,认认真真的观察起来,甚至拿出了放大镜和随身携带的辅助工具。
江河、郭丹、廖绍飞同样聚精会神的观察三幅图。
许久后,四人脸上的都露出了更加震惊的表情。
“几位大师,有什么问题吗?”
拍卖师好奇的问道。
江河没理会拍卖师,而是看着周志问道:“你说哪幅图是真的来着?”
周志说道:“我不怎么懂字画,谈不上有鉴赏水平。我只是感觉第二幅图更生动,更像真的。”
前面的人和后面人都眼巴巴的看向了第二幅图,离得近的人把第三幅图和第二幅图来回对比,除了那个“帝”字之外,没有任何不同。
江河冷哼道:“感觉?凭感觉要能做到这些,我跟你姓!有本事就是有本事,何必遮遮掩掩,我江某人最看不起你这种虚伪的人!”
“江老,您的意思是,第二幅图是真正的清明上河图?”沈志强十分疑惑的问道。
“清明上河图是画在绢帛上面的,而绢帛的材质比较厚。
张择端为了让清明上河图历经几千年依然光鲜,用了及其特殊的颜料,其渗透能力极强。
可以说,整个棉帛都是清明上河图。
而技艺高超的人,可以把一张画在棉帛上的图分成几幅图。
而我们看到的这张,就是被分割出来的清明上河图!”
说到这里的时候,江河的神色十分骇然。
将一副千古画作分裂出来只有不到一毫米厚,得多么大的勇气、多么高超的技艺能做到?
白胜感叹道:“我想,当年收藏这幅画的人是想让这幅画一直流传下去,才把真画夹在假画之中,那人也是用心良苦!”
有人质疑道:“那人就不怕得到画的人没看出这些,一把火把画少了?”
郭凡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人故意留下了破绽,那人已经想到,只要这画流传出出来,有的鉴定师会认为画是真画,有人会认为画是假画或者伪造的,只要学术界一天没有定论,就不会有人破坏这幅画。
更多的是像沈叔叔这样的人,哪怕明知道画可能是假的,也愿意花费重金购买,只因为那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