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生命的延续
大殿之中,每个人都想法各异。
但最终的决定权在赵匡胤手中。
赵匡胤脸色数变。
刘意发刚跳出来,赵匡胤就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只是他一想到无论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都是自己的亲儿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
虽然心里愤怒赵德昭又蠢又笨,可是事到临头,还得保下这个儿子不是?
强压住心头的怒火,赵匡胤轻咳了一下。
殿下众臣一听赵官家要开口了,立刻都鼻观口,口观心。
只有跪在地上的那几位,浑身颤抖。
他们明白,今天这个出头鸟不但捡不到什么便宜,而且要有大祸临头了。
“诸位卿家,燕王在河北所做之事都是与朕商议过的,就是此次上京之行,达到的协议也比朕预想中的要好很多。”
这一句话就已经给今天的整个事件定了性。
燕王都是替皇上办事,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你要再说燕王办错了,那就是皇上错了,除非不想活了。
“刘意发,你在大殿上大放厥词,诬陷燕王,可知罪吗?”
刘意发早已经没有了刚开始时的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颤抖着说:“臣误听误信,捕风捉影,请皇上降罪。”
这就是聪明人的作法。
这个时候要是胡乱攀咬,或者把湘王赵德昭牵扯进来,那不但自己保不住,就连自己的家人也要祸及。
还不如光棍一些,自己都扛下来。
那样不但能保住家人。
而且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德昭明显地松了口气。
赵匡胤当然明白一切,心想这个刘意发还算上道,没让自己为难。
“刘意发捕风捉影,诬陷燕王,不过毕竟也是出于一片赤诚。就到福建漳州治下做个知县吧!”
刘意发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当即叩头谢恩。
“至于你们。”赵匡胤一指跪在地上同时参奏赵德芳的数名官员,“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毫无主见,每人降一级,罚俸一年。”
几名官员也纷纷谢恩。
赵匡胤又看看受了绝大委屈,眼泪还在眼眶里的赵德芳,微微一笑,“自古以来,做大事者,哪个不还得受点委屈?这次燕王立下大功,朕心甚慰。”
“赏银万两,赐同平章事。”
赵德芳一听,立刻领旨谢恩。
心里却在腹腓,多赏点银子也行啊,到了河北也有大用。
那个同平章事有个屁用,还不是荣誉称号,没有一点实权。
一场大戏就在赵匡胤的强力干预下落下了帷幕。
回府之后,赵德芳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赵匡胤会这样处理呢?
难道他不知道这件事都是赵德昭搞出来的吗?
倒是即将临产的赵彩月为他分析出了赵匡胤的帝王心术。
赵匡胤高高在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但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这是一个做父亲的本能。
不过经此一事,赵德昭在赵匡胤的心中,就是一个蠢货加傻瓜,地位大大降低了。
如果追查到底,搞倒了赵德昭,那坐收渔人之利的就是赵光义和赵廷美二人了。
这是现阶段的赵匡胤不想看到的。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赵德芳在他心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至于能不能取代赵光义的地位,还要看今后的表现。
作为一个父亲来说,他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
作为一个成熟的统治者来说,他又不得不为整个王朝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