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交换
傅璟宁心中一凛。
叛军作乱已有数月,吐蕃却迟迟未按约定出兵攻打河西陇右,以至于叛军久攻不下潼关,很显然,这笔账,自然要先算在容似与潘曦若头上。
“有件事我不知该问不该问——”傅璟宁斟酌着道,“既知道吐蕃临阵倒戈是因为你与潘曦若,为何潘显与越郡王却丝毫未受到牵连,甚至还被委以重任?”
容似闭了闭眼。
“为表忠心,越郡王已在安禄山面前明确与我断绝了父子关系,而潘显——”不知想到了什么,容似浑身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大哥暗中给我递的消息,只说……说,潘显将曦若为安禄山充了后宫……”
“什么!”傅璟宁猛地抓紧扶手。
容似喘着粗气,像是痛苦到了极致:“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我现在连洛阳城都进不去,璟宁,我知道我的请求有些唐突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曦若之前对琳琅……不够好,可是,可是她真的不是个坏人——”
“你想如何?”
“什么?”
傅璟宁身子微微前倾,一双锐利的眸子紧盯着容似眼中的茫然:“我说,你想如何,我帮你。”
“我不知道……”容似喃喃地道,“即便能混进洛阳城,也决计混不进大燕行宫,如今叛军势头正盛,甚至整个大唐只靠着一个潼关来守住长安,我……我真的不知道……”
傅璟宁沉默片刻,他自然知道,如今与叛军正面对上自然是讨不到什么好处,为今之计唯有将他们耗在潼关,耗到他们精疲力竭,再予以回击,方能出奇制胜,可是——
“你可是能等上一等?”话一出口,傅璟宁便有些后悔,若是此时将潘曦若换成顾琳琅,他怕是要立刻将那大燕行宫给踏平了,如何能等?
“我——”容似语结,可是如今的形势他再清楚不过,就算将整个潼关的兵力压上,都不一定能攻入洛阳,更何况,这些兵已经是大唐最后的希望了。
正胶着着,凌兆又骂骂咧咧地上来了:“大人,方才关口的守卫来报,安庆绪那小子又上来了,怎么着,打还是不打?”
不同于他那个老谋深算的爹,安庆绪此人做事十分激进,自正月第一次攻打潼关受挫之后,便在关外安营扎寨,彻底住了下来,每养精蓄锐半个月,便向关口发动一次进攻,而每次进攻,傅璟宁都不愿劳民伤财,基本上就命数百人守住关口,只叫他们入不了关即可,可是这次……
傅璟宁看了看容似,突然笑了:“你可知安禄山那么多儿子,为何只一个安庆绪可用?”
容似不知他为何会有此一问,却还是认真答道:“安庆绪骁勇善战,精通骑射,算是此次叛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反观其他几个儿子或是资质平庸,或是年纪尚幼……”
“没错,关键就在这里,除了安庆绪,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堪大用了!”傅璟宁眯了眯眸子,“此次与安禄山共同起事的史思明,虽说现在二人的关系尚牢不可破,可毕竟二人只是同乡,同乡,哪有亲生儿子来得可靠!”
容似仍是不明白傅璟宁这番不知从何而起的话是何用意。
傅璟宁却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可是休息好了?”
容似下意识点点头。
“那走,抓安庆绪去。”傅璟宁说着,冲阿曳道,“用最快的速度,将我傍晚时分出关的消息放出去。”
许是脑子这段时日被现实毒打得确实不大好使了,容似似懂非懂地被傅璟宁扯着往外走,终于在登上了望台的时候,彻底反应了过来:“你要用安庆绪来换曦若!”
“这个筹码倒是足够用了,只是——”傅璟宁蹙着眉头望着远处的人影绰绰,安庆绪此人有勇有谋,经验也丰富,想要将他只身一人诱入关内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次事成,你可欠我一个大人情!”
“你废什么话,要你四哥的命都成!”容似顺着傅璟宁的视线望过去,咬牙切齿地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此次事成之后,你们就去凉州。”
容似一愣。
不知想到什么,傅璟宁笑了笑:“依着现在的形势看,谁也说不准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都有可能,吐蕃那里,我一直无法彻底放心,墀松德赞并非没有野心之人,两国之间,即便签了契约也有反悔的时候,更何况他对你只不过一时的愧疚与感激,我要你帮晏初与谢文渊一道,保河西。”
“好。”思虑片刻,容似抬起一只手掌,黑夜中,两人的手紧紧击在一起。
安庆绪直到率军接近关口,才发现守卫比平时多了近乎一倍,不免有些好奇起来。
自傅璟宁进驻潼关一来,关口的日常守卫就没超过一百,且据他前几次攻打潼关的经验来看,就算有人来犯,也不过是加派一千左右的兵,可谓对潼关的地势与自己的能力都自信极了,可今日远远望去,整个关口黑压压的,竟处处都设了防,不仅如此,就连了望台上的火把都比平日里少了许多。
此地无银三百两。
傅璟宁对人心可谓把握的十分精准,对峙期间,若是平白撤了守卫,以对方的经验与极高的警惕性,一定会首先想到“诱敌深入”四个字,可若突然增加了兵力,那想象的空间可就要大多了。
果然,安庆绪接连派出三名探子前来打探,军中之前留了不少之前临时征上来的兵,鱼龙混杂,如今都安置在不那么要紧的位置上,其中不乏暗中与敌人里通外合的,只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傅璟宁平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关键时候,说不定就用得上。
比如现在。
意料之中,安庆绪很快便得知了傅璟宁傍晚时分离开潼关的消息,顿时来了精神。
军中无主帅,军心就不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许是叛军自起事一来进展得太过顺利,许是久攻不下潼关心里窝了火,又许是急于在父亲那里证明自己,总之,安庆绪几乎没有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当即便下令,稍作准备,对潼关发动了两个月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
“安庆绪交给你了!”傅璟宁匆匆对容似撂下一句,便去忙着对接赵麟紧急集结起来的河西军了。
号角声与战鼓声响起的时候,两万叛军已然进入关内,犹剩下安庆绪亲率的两万镇守关口随时准备增援,紧接着,烽火燃起,城墙上的火把也尽数燃了起来,数不清的弓箭手同时就位,形势顿时剑拔弩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