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风水宝地(第2页)
还有人说,下葬那天就更神奇了。夜里本来是下着雨的,可到了出殡的时候,天气竟然晴了,蓝天白云的。送葬的人走到那山坳的时候,远远地就看见有一层薄薄的青雾,笼罩着那一片树林。太阳照着那一片青雾,竟然是五颜六色的。
总而言之,随着陈贤德的家庭越来越发达,这些让人分不清真假的传说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神奇。后来,竟然有位风水先生也去看过了,他的结论是,这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据《堪舆宝鉴》上的说法,这是“筲箕地”,来龙悠远,藏风抱水,不可多见。
所有这些传说,陈贤德也偶有耳闻,但他却是不相信的。在他的心里,父亲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还是因为他心地善良,能吃苦,能忍让,不计较。当然,他不相信绝不代表别人不相信,南云山里的人大多数还是相信这些神奇的说法的。有人私下里说,他陈耀先是个好人,这的确不假,可南云山里好人多得很,比他陈耀先能吃苦的人也多的是,偏偏是他陈耀先富了,你说这是为什么?这当然没人说得清楚,于是相信陈耀先的父亲得了风水宝地的人就越发多了起来。信的人多了,那个山坳就热闹了,送到这里埋葬的人就多了起来,甚至超过了狮子岭西边的老坟山。不过,无论怎么说,这还是陈家的坟山,外姓的人是不可能埋葬在这里的。这是规矩,陈氏宗族的人可以用性命维护的规矩。关于这一点,南云山内的所有人都是相信的。
直到快吃中午饭的时候,陈贤德才从四柱嘴里知道了那几个人的确切消息。根据四柱的打听,那几个人就是走到狮子岭下边的黑水河上遇到劫匪的。那一帮劫匪有的是蒙着脸的,有几个就用锅底灰抹在脸上。他们连招呼也不打,出手干净利索,几个人都死了,只有一个是重伤,支撑着一口气跑回去了。可奇怪的是,那帮劫匪又似乎不是为了钱财,就连陈家人送的那个包袱,他们也没有动。
陈贤德吃完饭以后,就坐在厢房里喝茶,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心里隐隐地觉着有些不踏实。大约想了两个时辰,他让四柱去把陈贤良叫来,说是要和他一起合计合计这件事。时间不长,陈贤良就来了,两个人就坐下来说着这件事。说了半天,陈贤德就喊四柱,说是让他去办两件事:一是把村里的年轻人召集起来,让他们把平时打猎的土铳都拿出来,备好铳药和钢子,夜晚要轮流守夜;二是让他备好马车,明天就把二奶奶和凤姐送到县城,让他们去找大老爷陈贤道,叫他知道这些事情,好做个打算。
吩咐完了,陈贤德就让陈贤良去村里说说,让各家各户防备着。陈家洼是个大村子,前前后后也将近一千多人,陈贤良一家一户去说了。长时间以来,这村里人都有个认识,不管在村子里怎么样,就算平时互相之间也争争吵吵,但一遇到外姓之人上门生事,便都能齐心,一致对外。村里人听陈贤良这么一说,就都很气愤,嘴里骂骂咧咧的,说那张宗庭不是个东西。
夜里,村子里的年轻人果然都出来了。他们打着火把,背着土铳,村里村外的转着。村里的年轻人平常的时候都爱跟着陈贤德练练拳脚,不论辈分高低,都嚷着叫陈贤德师傅。陈贤德也喜欢教教他们,也懒得和他们计较。在这些人中,有三个人还算突出,又长着一把子力气,打起架来,七八个人也是近不了他们的身的。陈贤良就把那些年轻人分作三队,让他们一人领着一队,轮流守夜。
第二天一早,四柱就把马车套好了,拉着陈贤德的媳妇和凤姐去了县城。孙大婶留在家里做饭。四柱他们刚走不久,孙大婶就把二爷陈贤德的饭做好了,陈贤德就开始吃饭。刚吃了一碗,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望贵跑进来说,二爷,张宗庭张五爷带着一帮人进村了。
陈贤德把碗筷一放,站起来就往外走。望贵看他走的匆忙,急忙到厢房里,拿了那根拐棍,紧走几步赶上去,把它递到陈贤德的手里。陈贤德把拐棍拿在手里,心里就镇定了。他拄着拐棍,不紧不慢地走着。他住在村子的东头,张宗庭那些人是从西头来的,从村子走过的时候,陈贤良早带着一班年轻人等着。他们合在一起,往西头走去。西头有个打谷场,张宗庭没有进村,他骑着一匹马,带着一群人就在那里等着。
喜欢南云山风云请大家收藏:(www.tyue.me)南云山风云新婷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