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长亭送别(下)(第2页)
“上次没来得及认真送别,这次就按照习俗,正式一些吧。”她笑着说:“确实,这回是够远的啊……”
她没来由地,也有些伤感。
“没事。”钱程倒是显得挺豁达:“我听说,真正的思念,是不在乎远不远的。我了解你的心意,所以也不会觉得远了。”
“油嘴滑舌的家伙。”白芷小声嘟囔了一句,侧过头。
“哦,对了。”钱程又开口说道:“我还有些……完全私人的事情。”
他神色显得有些急迫,却又有些尴尬。
“现在就要出发了,再不说,怕来不及了——”他低下头,又立刻重新抬起。双手有些局促地握在一起。
“说吧。”白芷主动按住了他的手,略显强势地笑了笑。
钱程的脸也一下涨红了。“啊,我怕说出来你不高兴……”
他扫了眼白芷的神色,又匆忙避开她的视线。他微微偏过脑袋,似乎很不好意思。
“放心,无论说什么,妾身……都不会在意的。”白芷自己也有些羞涩,心中稍稍慌乱起来,但还是专门换了个语调,又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
钱程深吸了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
白芷微微闭上双眼,低下头,耐心地等待着。
“——能借我点钱么?”
白芷错愕地愣了片刻。
她重新抬起头,睁开眼睛,一对竖瞳怒视着钱程。磅礴的魔力喷涌而出,七根尾巴浮在身后。
“???”
钱程大惑不解,急忙提醒道:“你说好了,不在意的!”
白芷歪了歪脑袋,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钱程心知大事不妙,转身就跑,想跳上战车。白芷一把将他拽了下来,扬起刚折下的柳枝。
“老娘今天要抽死你这书呆子!”
PS1: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三谏而不听,则逃之。——《礼记·曲礼》
君子违,不适仇国。——《左传·哀公八年》
格物是个梗,比如当年王阳明“格”竹子。
(差别大概是王先生“格”竹子,钱先生“格”柰子……)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周礼·春官·大宗伯》
禹以德服人的故事参见《尚书·大禹谟》,《淮南子》等。属于那时比较流行的故事了。
侍中的帽饰叫“貂蝉”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恒公六年》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引用了《尚书》,但这篇现在已经失传了。不过清华简《厚父》里有一句几乎一样的,可能就是原篇。)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夏书·五子之歌》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经·乾》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大雅·烝民》
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荀子·臣道》
东林势盛,众正盈朝。——《明史》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支持.\^完*本*神*站*\^.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