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山雨欲来兮风满楼(第2页)
燕云慌忙道:“师父、叔叔们不仅是云儿的长辈,更是云儿的恩人,云儿来到狼山脚下哪有不来拜望之礼,这也是晋王恩许的。”
武天真道:“罢罢!这是决定几十万金枪会弟子命运的大事,岂是魁主一人能定得了的!你现在已是公人,常言道官差不由人,还是早些下山吧!”
萧岱英急忙道:“武真人!恕岱英多言。无论官府公人还是江湖绿林,师徒之谊、叔侄之情总是要讲的,云儿随是公务但毕竟是冲我等上山的,更有晋王恩许,还是叫云儿在山上逗留几日以全师徒之谊,否则会叫晋王小看我金枪会绿林草莽不通人情事理。”
武天真微微点头。饭后,他令孟演常在俯云台为燕云安排歇宿之所,并叫他陪伴燕云游览天狼山俯云台风光。
孟演、燕云走后,钱卓通也告辞离去。萧岱英看着凝思的武天真,试着道:“晋王之意,知帅是怎么想的?”
武天真思索着,道:“假若魁帅(杨光霁)还在,可能接受招安吗?”
萧岱英道:“魁帅生前,金枪会各方、各曹不少头领更有阁事会成员都有接受朝廷招安的意向,现今魁主已归天数月——”顿住了。
武天真道:“如今群龙无首是吧?贫道撑不住大局是吧?”
萧岱英道:“知帅误会了!属下只不过是知帅的六阶录事哪敢小视知帅,现下金枪会的局势令人堪忧,各方下辖的各道、各标、各旗已有各自为政不听金枪阁调遣。”
武天真痛恨道:“这不都是杨崇溯、孙友兴风作浪,发难于贫道。贫道绝无贪恋魁主之心,假若杨重溯、孙友真能堪当大任,贫道必将魁主之位让出,可他们各为私利为了魁主之位把金枪会搅得四分五裂,贫道真是愧对杨魁帅重托!”
萧岱英道:“现下金枪会还能经得起多大的风浪?辽邦、官府若要对天狼山用兵,如何应对?”
武天真自信道:“天狼山铜墙铁壁,辽邦、官府从没有踏上天狼山半步!惧他何来!”
萧岱英道:“天狼山无忧,可是分散割地各山的分道、分标、分旗应付得了吗?天狼山倒地发不发兵相救,那时狼烟四起,我天狼山救得过来吗?杨崇溯、孙友绝不会以大局为重,不落井下石就不是他们!”
武天真焦思片刻,看看他。
萧岱英道:“杨魁帅归天数月,我金枪会上层虽然一埋再埋,但最终没有不透风的墙,想必朝廷不会不有所耳闻,晋王赵光义奉旨巡督定州诸郡是否为金枪会而来呢?”
武天真额头渗出冷汗,道:“萧录事以为如何?”
萧岱英道:“没摸清晋王次来定州真正的意图之前,还是稳住拖住他好,令一金枪会高级头领下山与他就招安之事斡旋。是否真正接受招安,不妨听听各阁事的想法。”
武天真思索道:“就受招安之事拖拖赵光义可以。真的接受招安,对得起杨魁帅在天之灵吗?”
萧岱英道:“杨魁帅公而无私从未将金枪会当做自己的部曲(私人军队),就是杨魁帅健在面对朝廷的招安也会召集众阁事商议。”
武天真道:“受招安就能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
萧岱英道:“当然可以。把这包袱甩给朝廷,朝廷自会解决。”
武天真道:“近百年的金枪会将不复存在!”
萧岱英道:“‘火山金枪灵女’杨四娘创立金枪会的初衷不就是保境安民吗?保境也只是保一方安平,如今天下将定,归顺朝廷保的是天下安宁。”
武天真道:“贫道不相信金枪会几十万弟子都想受招安。”
萧岱英道:“对不想受招安的弟子仍可留在金枪会,知帅若不想受招安仍可继承前魁主的遗志率领众弟子替天行道;若知帅想受招安,就选一得力之士执掌金枪会。”
武天真不以为然。
萧岱英道:“岱英斗胆乱语不足为道,请知帅定夺。”
武天真叹息道:“唉!都是贫道无能,把金枪会弄成这个样子!”
金枪会大有风雨飘摇之势。10月19日夜大雪纷飞,金枪会魁主杨六郎杨光霁突然病倒镇绥馆,垂危之际急召金枪会首佐武天真。等武天真到镇绥馆,魁主杨光霁已经说不出话使尽最后气力把“金枪令旗”交给他。武天真自此接掌金枪会,由于他只是正四阶级别低于正三阶的辅帅(副魁主、相主、军师),只能称知魁主知帅(试用之意)。金枪会不少高级头领不服他,最为代表的是前任魁主杨光霁之子“金枪万岁”杨崇溯、前魁主剑仙“腾霄菩萨”屾梅尼师孙凤仪的族侄“飞狼剑”孙友。杨崇溯是武天真的姑表弟,金枪会平四阶标方副方主(襄帅)协助令标方方主的副魁主(辅帅)统领八标辖64分标6万4千多人。标方治台(总部)本设在天狼山九丈原,魁主杨光霁一死,杨崇溯没得到魁主之位恼怒之下带领心腹去了标方所辖的恶虎山。孙友是金枪会平二阶副魁主领旗方方主统辖九旗辖81分旗16万2千多人,因为没有得到魁主之位愤怒之下去了下辖的铁蟒山。恶虎山由标方下辖的三标(一、二、三)二十四分标两万四千多人镇守,由方主佐理(从四阶,称佐方)赵鸣统辖,他是标方副方主杨崇溯的死党。铁蟒山由旗方下辖第一旗九分旗1万八千多人镇守,第一旗是副魁主领旗方方主孙友起家的队伍,旗主里春冗是孙友的嫡系门人。标方副方主杨崇溯虽然还不是金枪会副魁主,但标方副魁主领标方方主郑温自称年老多病将标方事物早已交给副方主杨崇溯管理。
金枪会分散于各地各道、各标、各旗虽然由道方、标方、旗方统辖,但道方、标方、旗方不具备要完全调动权,道方、标方、旗方的调度文牍不仅有道方、标方、旗方的将印还必须加盖金枪会魁主的令印,若没有魁主的令印各道、各标、各旗可以拒绝执行道方、标方、旗方的命令。拒绝不拒绝取决于各道主、各标主、各旗主与道方、标方、旗方头领的关系亲疏远近。分管道方、标方、旗方的副魁主不完全具备对各道、各标、各旗的指挥权。与副魁主关系疏远的各道主、各标主、各旗主也不一定听命于继任魁主武天真,有对新魁主武天真报以观望怀疑态度,有的认为这是另立山头的绝好时机。军师掌管的兵务曹(直辖36独立分旗7万9千2百人左右,1独立分旗2200人左右。)、谍务曹(辖16独立分标)、外务曹(辖9独立分标)与各道、各标、各旗情况大致相同。魁主直接统辖的枢廷曹36独立分旗也大多如此。相主掌管的吏务曹、户务曹、礼务曹、刑务曹、工务曹、内务曹六曹近似于空架子。知魁主武天真所能掌控的也就是守卫天狼山由魁主佐理熊毅统率的枢廷曹10个独立分旗、兵务曹12个独立分旗5万多喽啰。金枪会自魁主杨光霁归天,人心浮动,各自为政,四分五裂,大有诸侯割据不听王命之势。
新任魁主武天真面对内忧外患,如坐针毡,忧虑重重,思虑再三,令魁主录事萧岱英请众阁事聚集金枪阁议事。金枪阁是金枪会的中枢机构,各每天都有阁事轮流值日,处理金枪会各地送来的奏报。金枪阁三日一小会五日一大会,众阁事聚集一堂商议难决之事,遇到紧急情况临时召开阁事会。这次武天真召集阁事议事,就是临时召开的。参加的阁事有,知魁主兼首佐武天真、领道方副魁主梁世贵、领标方副魁主郑温、相主荀义、军师成诩、魁主佐理熊毅、魁主佐理领枢廷曹曹主贾玹,特别邀请非阁事的检校副魁主孙简参加。另一阁事副魁主领旗方方主孙友去了铁蟒山不能到场。
武天真把晋王赵光义派遣燕云招安金枪会之事通报一遍,征求众人意见。领道方副魁主梁世贵本想走孙友之路奔自己起家的伞盖山第一道另起炉灶,还没来得及走就被请到金枪阁,对武天真所言毫无兴趣闭口不言。其余的人也都在沉思不语,静了一阵子,魁主佐理熊毅沉不住气,道:“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杨勋帅(杨光霁)归天不到半年,金枪会就要作朝廷的鹰犬,怎么对得起他在天之灵!”
武天真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但熊毅虽然是阁事但只是佐帅,未免未卑言轻,转首看看检校副魁主孙简,道:“检帅有何高见?”
检校副魁主孙简年近七旬,德高望重,在杨光霁离任金枪会魁主十几年间一直由他掌管金枪会,他在掌管金枪会的时间比杨光霁前后加起来的时间还要长,金枪会上上下下头领大多都是他带出来的,杨光霁再任魁主之后,他就自请退居二线不再过问金枪会事物。如今他已感到力不从心,他的手下大多都成了金枪会坐镇一方道主、标主、旗主乃至方帅、佐帅、辅帅,对手下的震慑力逐渐减弱,副魁主领旗方方主(阁事、辅帅)孙友就是他的堂兄弟,对他的劝阻置之不理,致使他威信扫地;如今武天真征求他的意见,他回避不得,道:“咳咳!知帅,老朽年迈无用,以前的门人个个翅膀都硬了,哪把老朽放在眼里,老朽赞同招安与否都没有意义。知帅是杨勋帅选定的错不了,知帅无论要招安还是不要招安自请拿主意,无论怎样老朽都会支持你。咳咳!------”咳嗽的喘不过来气,憋得脸色黑红。
武天真看着老态龙钟的他,实在不忍心,他为金枪会为自己做了不少事情,前魁主归天之际自己稳不住阵脚,多亏他鼎力相助,使得各方势力未敢反上镇绥馆达到两个多月的安宁,这两个多月使自己能够腾出时间把金枪会治台(总部)控制住,真的要这日薄西山的元老为金枪会熬个油尽灯枯!此时无论他对各镇诸侯有无震慑力,都不能撒手人寰,否则眼下这危局自己是撑不过去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