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丝路小说网 > 我在1986当倒爷 > 第4章 倒儿爷

第4章 倒儿爷(第1页)

    第二天,李二和起了一个大早。

    不过李二和起的再早醒来的时候发现秦雨早就已经离开了,八十年代中期,勤劳还是这个时期的人们的美好品德,就算秦雨工作的商场合作信用社7.30才要求上班。

    但她还是起了一个大早。

    桌上是秦雨临走的时候做好的早餐,一碗白粥在就着昨天剩下的花生米就是一顿早饭了。

    至于闺女桐桐,秦雨可不会把女儿单独留在家里和李二和独处,昨天秦雨想了一晚上,但秦雨却不敢,她怕李二和这是回光返照,心里头疑神疑鬼生怕他藏着什么坏主意。

    李二和没想这么多,囫囵吞枣是的灌了个水饱,就坐在屋里发呆。

    昨天李二和在睡觉的时候和秦雨闲聊过几句,按照秦雨的想法,肯定是希望李二和去安稳的找个班上,甚至还起了让李二和去合作社打更的心思。按秦雨的说法,只要他不闲在家里游手好闲,整日琢磨着喝大酒就足够让人欢天喜地了。

    打更是肯定不可能打更的,有着后世几十年的阅历跟经验,李二和可不是原来那个成天喝着大酒,只知道打老婆孩子,终日做着天上掉馅饼美梦的蠢蛋。

    倒不是说看不上打更的,而是深知几十年后飞涨的物价,李二和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回到了86年然后几十年过去了,积攒了大半辈子的身家拿出来甚至在帝都买不起一间厕所。

    只是干什么?

    李二和确实是还没想好。

    他掰着指头算了算日子,同样是八六年生人的李二和现在恐怕还是老妈肚子里的一颗受精卵,虽然李二和对八九十年代还残留着些许童年的记忆,但已经模糊不清了。

    对这个时代,李二和其实知晓甚少,大多都停留在父辈的耳闻上。

    不过要说80年代最挣钱的职业,李二和就是不清楚八十年代到底发生过什么,也明白绝对要数倒爷了。这个因为计划经济的双轨制催生出来的职业曾经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有句老话说得好。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这口号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可是人尽皆知的口号。

    随着双轨制经济的指定和退出,当年的下海风潮一经挂起便迅速吹动了大江南北,钱币的不断贬值和货物的地区差异迅速催生了一批以倒爷为生的富豪。李二和记得当时甚至有牛逼的倒爷甚至把滞销的产品远销海外,倒了一架飞机回来被奉为传奇。

    对于倒爷这个时代催生出来的产物,后世的评价喜忧参半。

    有人说私倒和官倒的出现是时代的催化剂,也是侧面造成了八零年代物价飞涨的罪魁祸首,物价闯关过后,通货膨胀,但就算是李二和这个过来人也不得不承认,倒爷的出现的确是从某种意义上加快了国家市场经济的调整,刺激了经济发展。

    李二和琢磨了一会,抬起脚就出了门。

    昨天晚上李二和扇了陈桂芳的事情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已经传扬的人尽皆知,不少邻里街坊们的目光盯着李二和低声的议论纷纷。

    李二和也没在意,背着手晃晃悠悠的往外走。

    86年的彭州比不得20年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新都市,三线城市的彭州八十年代发展极为缓慢。

    周遭入眼都是低矮的平房,政府集资建立的单元楼。

    在墙体上高挂着红色标语的毛主席语录,还有那些穿着时髦的小青年们三五成群的汇聚在一起,让李二和一下子就融合在了八十年代的气氛中。

    有人说八十年代是淳朴的年代,也是奋进的年代。

    置身于这个时代,李二和才深以为然。

    徒步穿梭在大街小巷里,各处都是积极向上的人群,那些胸口还佩戴者毛章的人们欢声笑语,一片欣欣向荣。

    至于后世里那街道两旁的随处可见的小商小贩现在压根就不存在。

    这年头的个体户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和投机倒把联系起来,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开放。

    转悠了一圈,李二和顿时心里有底。

    怪不得一块沿海城市那些廉价的电子表竟然会在彭州卖出几十块的高价,在这个时代中,恐怕就是在街头摆地摊一个月的收入恐怕就要远超那些工人阶级。

    现在唯一考虑的就是启动资金了。

    李二和心情愉快,哼着小曲儿准备掏出根烟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之异世战皇 凌天战神 我还想陪你到天亮 强势嫁娶:老公,听话! 婢女有毒:王爷请宽衣 钱能系统 他们对我紧追不舍[快穿] 开局签到造化金丹 我的凶萌女武神 案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