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哲转头问向李二和。
“先回公司再说,这地方也不方便说话。”
李二和对这件事想法颇多,如果对方是一家国内的公司,李二和也许愿意合作。
这么大一块蛋糕,多一个人分一算对他也没影响。
和现在的情况对方是国外的资本,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在2000年以后,国外的资本大量进入国内,好处是让许多企业赚到了钱,同样是问题也很大,这些资本也控制了许多的企业和行业,给华夏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甚至变成了枷锁,只是把国内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输出。
这种结果自然不是李二和看到的,所以他并不想与对方合作,只是这些话他无法与李哲说明。
回到公司之后,两人在办公室倒了茶。
一边喝茶水,一边闲聊,话题自然是围绕着这次的电子城项目。
聊着聊着李二和突然有了另外一个想法,会不会是一个烟雾弹?
“我还不如和他们谈一谈,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一种想法。”
李二和原本想拒绝合作,可转念一想,与其拒绝不如跟他们好好接触一下。
这样反而更容易看出对方的想法,等会儿他又给,史天柱打了个电话,交代了一些事情。
接接下来的几天里,杨中军那边的戏已经开拍了,李二和跑去现场看热闹。
别说大虎、二虎还真挺卖力气,里里外外帮着忙活着。
一人穿着一个马甲,手里拿着大喇叭,真有点巨物的意思。
“这俩哥们你从哪找的?太有意思了!简直就是俩活宝。”
杨中军也在现场,笑的是不亦乐乎啊。
“活宝和不活宝好用就行。”
李二和一边闲聊,一边看着表演。
突然一张熟悉的面孔吸引了他,这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人。
这张脸李二和再熟悉不过,在2010年左右,他上了春晚,名字叫做郝建。
后来拍了一部电影,成为了华夏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明星之一。
现在他还在大学学表演,还没有毕业。
“看到那个叫郝建的演员没?你一定要把他签下。”
第二和指着郝建说道。
“那小子演戏是不错,就是人狂了点,不太招人喜欢。”
杨中军也注意到了郝建,刚才这东西就像金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他都是发光的。
“狂不狂没关系,只要戏好比什么都强。”
其实李二和想说的是,人狂是要有资本的,能赚钱比啥都强。
“你这么说,我就找他谈谈。”
杨中军其实对郝建也非常有好感,知道这是一个好苗子。
市场上最好受欢迎的电影院类型,就是喜剧电影,而郝剑身上有非常强的喜剧细胞。
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这种演员在内陆还是比较少的。
许多内陆的演员,都喜欢演正剧,演喜剧有些放不开。
居然没办法与江北,周星星等喜剧天才相媲美。
“签完之后让他沉淀几年,以后别有发展。”
两个人正在闲聊,李二和的电话响了。
电话接通之后立刻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是李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