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乃大乘佛法之本,万经之源,你和临川有心了。”合上经书,太后打量着苏梨,嘴角微微扬起,似是满意。
“谢太后夸奖。”苏梨福身,却被那束目光盯得如芒在背,转念道,“臣女手抄佛经时读了一首诗,乃高僧鸠摩罗什所留。先前宣武侯爷曾夸过臣女的字,臣女愿献丑,望赠予太后,以祝太后福寿绵长。”
目光在苏梨身上转了一圈,太后又看向身边的儿子,随后才道:“准,赐笔墨。”
园中,李元烛捋着胡须盯着那个瘦削娇小的背影,眼底又是满意又是担忧。
他虽对苏梨另眼相看,但并不想在此刻与她扯上什么关系。
好在苏梨给靖阳当伴读的事太后早就知道,并没有多问。
笔墨奉上,苏梨提笔点墨,一首诗跃然纸上,一气呵成,笔走龙蛇,全然没有手抄佛经的娟秀严正,更多一份潇洒坚定。
“此乃鸠摩罗什的《赠沙门法和》,请太后垂阅。”
闻言,太后略显惊讶,《赠沙门法和》乃是鸠摩罗什自证心意的一首诗,意在自证其历经磨难,弘扬佛法之心依旧坚定。
寻常姑娘就算读再多书也不会读到这首诗,苏梨提笔落墨没有犹豫,足证她牢记在心。
不同于苏老夫人的功利之心,太后一心向佛,佛家典籍阅读不少,自然能看出苏梨是不是真的用心了。
“笔法凌厉,锋芒毕露,苏三小姐果然不同寻常。”太后满意地看着苏梨的墨宝,“送去玲珑阁装裱,送去哀家的书房。”
阮枝应下,退出顺贞园,往玲珑阁走去。
临了,太后不忘给苏梨“一份大礼”:“苏梨博学多识,诸位姑娘也要以她为镜才是。”
苏梨谦虚道:“臣女小小才艺,不足为奇,各位小姐皆是龙章凤姿,远非臣女可比。”
这话说得深得众臣之心,她一个庶女岂能和自己家的宝贝相比?顺着此话,不少官家子女使劲浑身解数在太后面前表现,却也没能盖过那一首《赠沙门法和》。
“你厉害呀,送礼送到了太后心上,这群人再想折腾也没用了。”安平偷偷与她碰了一杯,两人低头耳语。
“我也是无奈之举,没想到大姐姐会点我表演。”苏梨抿了一口,叹气道。
安平一脸看穿的表情瞥一眼远处的苏家那桌,不屑道:“他们想让你出丑可不是这一会儿的事情了。”
徽宁心情甚好,见她们低语也只是提醒一句:“少喝一些,一会儿还要犒赏三军呢。”
苏梨这才想起,今日也是北戎之战归来的日子,不知道林宋有没有回来。
心下想着,她便悄悄抬头去找,猝不及防地碰到了对面再熟悉不过的目光。
是谢临川。
这可是个大醋坛子,现在不能惹他。
苏梨赶忙低下头,假装没看到谢临川,心不在焉地灌了一杯酒,凉透心扉。
过不多久陛下便犒赏三军,挂帅的老溧阳王依然风头无两,紧接着便是文国公世子秦闲,而让苏梨意外的是,陛下亲自嘉奖的人之中,竟然有林宋。
她忽然想起林翰佟与自己说过的话,登时脸色煞白,紧紧抓住桌案,听着小皇帝问林宋要什么嘉奖。
林宋跪在地上,脊背笔挺,坚定地看向苏梨:“回陛下,末将与苏家三小姐自幼便定下婚约,更已经交换了生辰贴,请陛下收回成命,重新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