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家兄弟警戒地看着来人,那人却不紧不慢,连眼神都没给两位将军,等待片刻后,将信纸叠好放进怀中,这才看向门口。
“两位将军”,锦衣卫躬身一礼,说话直接明了,“下官奉君命,前来取马族战俘的口供,陛下说了,没有拦着儿子给老子报仇的道理,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抗君令这种大过,只此一次,不可再犯。”
“陛下还说了,是猿斗将军要动手,多少还是得受罚的,年后,还请猿斗将军遵圣旨,去北斗学校当两年教官,为大楚培养人才,将功抵过。”
他的话虽然简洁,却是实实在在转达的金口玉言,猿斗与猿卫听到第一个“陛下说”就跪了下来,听到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捏了把汗,连忙叩首领旨。
锦衣卫侧身一让,没有受了实礼,紧接着便告辞离去。
猿斗与猿卫沉默对视,锦衣卫无孔不入的名声,他们都听说过,可他们消息如此确切、动作如此之快,却是超出了二人想象。
天威难测。
就是提议此事的猿斗,心中都难免后怕。
但一想到报父仇是过了明路,猿斗将这些杂思都抛之脑后,反正大哥会负责思量,现在最重要的,是杀了阿骨欢!
猿斗握着刀,走到床榻边。
阿骨欢皱着眉,看向猿斗的眼神似有不满。
猿斗冷冷一笑,“怎么,还想挑人?”
阿骨欢看向猿卫,猿卫张口却问:“刚才锦衣卫要你写的,可是当时泄露边防图给马族一事的证词?”
“想我回答,就换你送我上路,如何?”这时候,阿骨欢还在讨价还价。
猿斗刚要出声嘲讽,却被猿卫夺了刀。
“这有何难?”
一声低笑,阿骨欢撑着坐直了身体,从枕边拿起一根像是束米袋用的粗布绳,将头发归拢着粗糙扎起,他放下手,看向房顶,口中念念有词,那是马族人敬天的祈祷。
然后他看向猿卫,坦白道:“泄露边防图给马族的,我并不清楚,锦衣卫说,是你们大楚青省巡抚高秀派来的人。”
可恨!猿斗咬紧了牙。
猿卫亦是咬紧了牙关,却还是对阿骨欢略一点头,“谢你解惑。”
阿骨欢眼神不移,对猿卫轻声说了一句马族话,接道:“动手。”
青月弯刀,手起刀光,人头落地。
血债血偿。
风寒月冷,猿斗拎起马族王头上的粗辫,猿卫手握长刀,二人纵马急奔,来到老将军的坟前,飞身下马,将那头与刀,祭在父亲的坟头。
大仇,终是报了一半。
二人跪在那里,恍若凝固的两尊石像,久久未动。
宫中。
启元帝看着今夜将印出的官报样稿,既是欣慰,又是头痛。
灯油教一事越查越深,查到这些人还藏有兵|器,启元帝便让宿卫暗桩全权接手,没想到柳莹因此生出了比较之心,更加拼命地暗访其他案件,更是频频在官报上发文,引发了不少讨论,这次又发了篇建议科举考试分科取试、增加考次的倡议书,估计各地书生们又会在私报上展开辩论,这是好事。
头痛在于,柳莹又参了几个地方官,都是文党中人,还把其中两个案子写了篇文章,意欲再讨论地方监察一事,虽然文章写得很好,官报社的编纂也定是因为写得有理有据,所以放进了样稿,但官报多少代表了宫中的意思,为免打草惊蛇,这篇文章是绝对不能发的。
还有篇明里暗里指责燕王勾结文党、私交重臣的文章,启元帝不欲让无忌留下更多坏名声,可为了表示宫中对无忌的打压忌惮,却是不发不可。
民间私报中,不要说文党和燕王,编排谢九渊的文章也不再少数。
启元帝指尖拂过这些墨字,一声叹息。
此乃双刃刀兵,日后,还是得想办法多加约束才是。
“陛下”,三宝公公捧着个白瓷盆进来了,“京郊水厂的送水管铺成了,这是宫城外不远的梅落巷接的那个自来水,您看,可清呢。”
启元帝急忙起身,几步走至盆前一看,果然是清水,面上露了丝笑容,询问:“可找人验过了?百姓们反响如何?”
三宝公公赶紧回:“验过了,人畜喝了都没事,先前贴了告示呼吁喝滚水,烧开了,比井水还清透。百姓们一时不太热忱,也有三三两两尝鲜的。”
“有人尝试就好,也不急于一时”,启元帝叹了口气,“试个三两月,没出问题,就可让工部设计,从附近给黔西等缺水的地方调水了。”
三宝公公夸道:“陛下仁爱。”
启元帝轻笑出声,“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秦尚书又得气疯了。”
想起那位上次因为造船费太多赖在御书房不肯走的秦大人,三宝公公好容易才忍住了笑。
启元帝转头看向墙上的大楚舆图,从大楚向西,那里曾经有一条畅通无阻的商路,留下无数繁华传说。
就快了,等马族一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
*自来水有了,无线电还会远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君臣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