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黄巾来袭(第2页)
刘基同时任命李通为都尉,从冯家等豪强的私兵和李通带来的人中挑选五千精锐编入淮军。
剩下的五千余人私兵刘基没有命令他们和袁术的南阳军俘虏一样去屯田,而是建立四支工程队,修建从寿春开始,通往领地的其他各地的道路。
随着何夔、杜袭、赵俨、繁钦的投靠,加上虞翻、骆俊、陈宫、鲁肃等人,刘基的文官集团正式建立、
随着大部分豪强阀门的投效,刘基开始针对两郡官吏进行背景、政绩、品德等方面的调查,摸清官吏情况。同时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经济改革发展规划设计成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屯田制。
在中国引起朝代更替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即是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兼并造成广大农民无地可种,只好成为大地主的佃农。大地主在各朝代都或多或少拥有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特权,而封建朝代官府的税收中农业占据着主体地位,农税的减少直接导致官府入不敷出,为了维持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加重了赋税又最终引发了农民暴动朝代更替。
特别是黄巾之乱后,天下暴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各个县城存在大量的无地流民、贫民,他们的存在容易引发暴乱。为此刘基把这些无地的流民、贫民集中到一起,施行军管制,在一些无主的田地上进行屯田。
到建安二年十一月时,袁术的南阳军俘虏,几个豪强的私兵,加上无地的流民、贫民,淮军的屯田部队达到二十万。
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刘基按照曹操的屯田制,以每50人为1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官府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建安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刘基突然接到下蔡急报,豫州的三十万黄巾军兵围下蔡。
接到下蔡县令的急报刘基楞了楞,怎么会有三十万黄巾军兵围下蔡。而就在这时陈宫拿着军情局的情报前来刘基才知道下蔡为什么会出现三十万黄巾军。
原来袁术在刘基放他离开回到豫州后,深感自己的南阳军实力不足,于是在豫州大规模的招兵买马,增加赋税,豫州百姓苦不堪言,于是黄巾军的首领刘辟、龚都、周仓、裴元绍、廖化等人揭竿起义,短时间内聚集三十万大军,攻略豫州各地。
袁术得知后勃然大怒,心想我打不过刘基、打不过吕布,难道还打不过黄巾军吗?于是调动两万南阳军对黄巾军进行镇压。要知道刘辟他们的黄巾军虽然三十万,但大部分是老弱妇孺,真正能战的不过万人,面对袁术训练有素的两万南阳军,三战三败。
就在这个时候,袁术身边的纪灵给袁术出了个主意,说这些黄巾军杀了可惜,不如把他们赶去寿春,让他们找刘基的麻烦。
袁术听了眼睛一亮,同意纪灵的主意,任命纪灵为大将军,统领两万南阳军把刘辟的三十万黄巾军赶向寿春,于是乎就有了三十万黄巾军兵围下蔡的事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问鼎三国 (.org)”查找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