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高望,你知道侍御史刘陶吗?”回去的路上,刘辩询问到。
高望还不知道刘陶被任命为刘辩的老师的消息,遂问到:“殿下怎么会问这个?”
“听说他是父皇给孤选定的老师,可是孤对他却一无所知。”刘辩解释到。
“哦。”高望这下明白了,不过对于刘陶他却不怎么了解,遂道。“殿下,侍御史刘陶,奴婢知道的不多,要不奴婢去打探打探?”
刘辩点点头:“去吧。”
回到自己寝宫不久,刘宏就派了一个小黄门宣口谕,说是已经指派侍御史刘陶为他的老师,明日就要开始授课,要求他尊敬老师,用心学习。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高望离去两个时辰后,方才回到了刘辩身边:“殿下,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
“是吗?说说吧。”
“殿下,奴婢都写到了这上面了。”高望拿出几张纸,呈到刘辩面前。刘辩接过之后,仔细阅读起来。
刘陶,字子奇。豫州颍川颍阴人。济北王贞之后。为人居简,不修小节。同宗刘恺,以德雅知名,同宗之内独器重陶。
先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政,且先帝无子,连岁荒饥,灾异数见。陶时游学太学,遂上述陈事。书奏不省。
时,有人上书以货轻钱薄,固致贫困,宜改铸大钱。事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陶以上疏。
后,先帝更不铸钱。
后,刘陶举孝廉,除顺阳长。县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于是剽轻剑客之徒过晏等十余人,皆来应募。陶责其先过,要以后效,使各结所厚少年,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于是复案奸轨,所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不久,陛下诏拜陶为侍御史,数引纳之。
陶明《尚书》、《春秋》,为之训诂。推三家《尚书》及古文,是正文字七百余事,名曰《中文尚书》。
..
看过之后,刘辩沉思不语。
从这上面的介绍来看,自己的这个皇子傅,刘陶,可以说根本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文学素养这不必说,从他明《尚书》、《春秋》并为之训诂,就可以看出他的学问有多深。而且,足智多谋,从他在顺阳长的位置上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得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人忠勇正直。
不过..
刘辩一时间有些踌躇。
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人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他想要入住太子宫,可是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件事情,必须早作筹划。可是他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平日里若是耍个小聪明,做个小伎俩,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种涉及战略意义上的事情上,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水平到底如何,但是肯定是力有不逮。
所以他想学古人。古时但凡是想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人,总有一帮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而这其中所谓的“谋主”更是在战略方向上为其所效力的主公筹谋。譬如商鞅之于秦孝公嬴渠梁,张仪至于秦惠文王赢驷,张良之于汉高祖刘邦,荀彧荀攸之于魏武帝曹操,诸葛亮之于昭烈皇帝刘备,鲁肃之于吴大帝孙权..
刘辩现在就想寻找这样一个忠心可靠的谋主。
从手上这几张白纸上的信息来看,刘陶似乎很合乎刘辩的要求,从他一道奏疏让桓帝更改铸大钱一事上就可管中窥豹。